Amazon 免费试享Prime
Add
全部分类
选择要在其中进行搜索的部门
搜索
您好, 登录我的账户免费试享Prime 购物车 心愿单
浏览全部商品分类
我的亚马逊Z秒杀礼品卡全球开店海外购帮助In English
AGS_top100 BTS bookbs 服饰鞋包年末盘点 食品直降 2019厨具两件9折 game 送礼主页 腕表 珠宝 autumn beats

  • 跟任何人都合得来
  • ›
  • 买家评论

买家评论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33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5 星
88%
4 星4 星 (0%)
0%
3 星
3%
2 星
3%
1 星
6%
跟任何人都合得来

跟任何人都合得来

罗伯特·萨顿
版本: 平装更改
价格:¥33.80
我要写评论
加入购物车

加入心愿单

最有帮助的好评

查看全部 29 条好评›
kelsey
前 50 名评论人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对付职场麻烦者不求人
2018年10月2日
在职场,总有一些麻烦者,他们或是小人,爱搬弄是非,爱打小报告;或是身居要职,爱给下属麻烦,言语粗鲁。遇到这些麻烦者,怎么办?我看过很多职场书,要么教人暗黑攻略,以毒攻毒;要么教人灵牙利齿,见招拆招。但是,从没有一本教人系统的去应对职场麻烦者。职场麻烦者在任何一个工作场所都广泛存在,我发现这块的教育或经验是如此缺乏的。很多人,包括自己,很多时候是凭个人本色去应对,部分是通过文学或影视内容模仿,或咨询他人。即使某些时候有些帮助,但依然没有解决应对职场麻烦者的根本问题,我们能做出选择,不外乎远离、讨好、还击、离开,只有经历过,才能亲身体验到这种职场苦恼。本书作者10多年一直专注职场领域,对职场麻烦者应对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遇到职场麻烦者,我们习惯是着眼于这个麻烦者,想办法如何去应对。本书却是先抛出6个诊断问题,让你先评估、确认你的职场环境是否适宜。这点真是太棒了。如果职场环境不好,今天应对了一个职场麻烦者,明天还是会有新的职场麻烦者。然后,教你9招职场互动策略,让你轻松应对职场麻烦者。要不是作者是个老司机,真的想不到原来有这么多招数对付那些麻烦者。作者特别指出了7个最容易失败和适得其反的反击招数。我知道,这些职场麻烦者非常令人讨厌,有冲突时,真的很想抽他一把,但是,这种冲动实际于事无补,也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作者写的这7个失败的反击招数,非常值得引以为戒。
我们都想在一个尽可能少的有职场麻烦者的地方工作,也希望自己关心的人也能这样,这本书帮助我们远离麻烦,对抗麻烦,提升个人的职场综合实力,假期我要好好再消化。
阅读更多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最有帮助的差评

查看全部 4 条差评›
左其盛
第一名评论人
3.0 颗星,最多 5 颗星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坏人
2018年10月15日
主题是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坏人。作者给出的策略是:尽量避免跟坏人打交道;发现坏人后停止自我欺骗,及时止损,拒绝订单,或者离职;注意技巧,适当回击。

作者是管理学教授,书中有不少研究成果的引用,也有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看起来都不像是作者编的而是作者自己或朋友同事客户的真实经历。

我读后的感觉是:没有银弹,也没有神仙。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差不多都见过。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这些教授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研究后认为,不需要苛刻待人就取得成功的胜利者名单,也可以列出一长串。这其中包括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网飞(Netflix)首席执行官里德·黑斯廷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首席执行官和投资偶像沃伦·巴菲特、#109

2:卡姆尔说,“更多的体贴和关怀”是史蒂夫·乔布斯“创造了难以置信般成功的苹果”的关键。乔布斯仍然是一个强硬的谈判者,一个具有挑战性人格的、喜欢争辩的人,一个完美主义者;但卡姆尔发现,只有在乔布斯抛弃了那些折磨他人的行为之后,他的伟大成功才会到来。#121

3:2011年,著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转发了一条由“臭名昭著的d.e.b”(推特名@debhope)发布的内容:“在你自我诊断为抑郁症或缺乏自尊之前,首先确定事实上是不是仅仅因为你被一群粗鲁的人所包围。”许多证据都能支持@debhope的说法。#138

4:本书的研究表明,粗鲁无礼的同事、下属、顾客和客户,以及(尤其是)老板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表现和健康。#145

5:一句打破偏见的箴言:给别人贴标签时要慢,给自己贴标签时要快。牢记这句箴言,你就可以避免一些折磨:放慢,停止,扭转你对你所怀疑的初步判断。它使你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172

6:所以,下面是第一个诊断性问题。问问你自己或那些你想帮助的人:1.你是否觉得那个被指控的人对待你(也许还有其他人)像对待垃圾一样?在与所谓的粗鲁无礼的人的互动中或互动之后,你是否感到压抑、被贬低、不受尊重,或灰心丧气——或者以上都有?#251

7:一贯行为粗鲁和策略性行为粗鲁之间的区别是最耐人寻味的。如果教练通常是愉快的,他们的(偶尔)爆发比那些总是不愉快的教练相比,能引发更大的性能提升。#318

8:那位鄙视“笑面虎”的CEO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最有效的“解毒剂”。他寻找到了许多他能够信任的人,让身边的人随时都能告诉他事实真相(而不是他希望听到的),告诉他关于他和公司所面对的挑战的严重性和细微差别,也告诉他什么时候他把事情搞砸了。#431

9:人们对自己说的10大谎言:1.否认现状:“这真的没那么糟。”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处境,你生活在一个傻子的天堂里。2.想象中的改善:“情况正在好转。”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情总是和以前一样糟糕,或者更糟。3.错误的希望:“事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527

10:在同一个组织内不同的老板或者团队依然有着天壤之别。作为业内人士,你多半更清楚地知道那些有毒物质或优秀人才都待在哪儿。这就是为什么像Salesforce这样的聪明公司会努力使员工在内部团队内轻松流动。#616

11:那么,你怎么对付网上这类人?首先,和那些与你面对面的粗鲁无礼的人一样,最好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站起来离开这些人,而不是坚持要“以牙还牙”。如果你被一个“惯犯”攻击,如果可以的话,请结束这段关系。#674

12:这让我很惊讶,因为我与精神科医生、牧师、调酒师、理发师、电影导演、律师、顾问、社工、风险资本家、首席执行官以及许多其他职业的人的谈话和访谈都显示,他们都在避免为粗鲁客户服务上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如果他们不幸遇到了一个,通常会想方设法拒绝掉——或许,有时候他们会故意与坏客户断绝合作。#700

13:这就是为什么《福布斯》撰稿人苏珊·亚当斯认为,即使你离开你所憎恨的工作,让离别的信息变得更简短而甜蜜会更安全。#808

14: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汤姆·艾伦证明,人们之间坐得越接近,交流就更频繁。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包括打电话在内的所有方式。#851

15:2016年,胡斯曼告诉快速公司(FastCompany)他们发现了“毒性密度”效应:就像研究表明粗鲁会像普通感冒一样传播,他们发现坐在一个破坏性的人身边能戏剧性地增加被感染的风险。#864

16:他成功的秘诀之一是与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保持距离。这位工程师报告说,尽管乔布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成熟——这不仅仅是一个神话:在苹果公司,他和很多人一样会避免和乔布斯一起坐电梯,因为他不想被当成犯人审问,或连续数周或数月加班。#872

17:他提到了一些对于如何成为有效盾牌的好办法:“我总是告诉部下同一件事:我的工作是为你们打伞,让上面的麻烦事不会砸到你们;你们的工作是尽量让我不要用这把伞。”#1010

18:这位【迪斯尼】高管强调,“演艺人员”被告知应当把不快乐的客人和别人分开,这是很关键的,因为消极情绪是如此具有传染性。“演艺人员”会把沮丧和愤怒的客人带到不那么热闹的公园角落和他们交谈;#1028

19:我的一个飞行员朋友告诉我,在长时间的飞行中,空姐有时会一起待在休息室里,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几分钟的放松(通常是疯狂抱怨某些坏家伙,喝醉的,要求特殊待遇的,或超出忍受范围的性骚扰的)。#1068

20:奥巴马女士描述了她和奥巴马总统是怎么向他们十几岁的女儿玛利亚和萨沙介绍“他们从电视公众人物那里听来的可恨的话语”的。她说:“我们解释说,如果有人很残忍或表现得像个坏家伙,你不要把自己降到他们那个层次。不,我们的口号是,如果他们很粗鲁,我们就要提升。”#1288

21:在以下情况,对抗最有可能令冒犯者发生改变,且对抗会被视为可接受的社交行为,并调动支持:1.合乎情理——有充分证据表明那个人在做坏事。2.对抗的动机被认为是建设性的,旨在改善更好的结果,而不只是一个自私的、报复性的、非理性的,只为对敌人造成伤害或复仇的冲动。#1606

22:然而报复是背信弃义的。霍恩斯坦发现,他所研究的68%的报复并没能阻止喜欢骂人的老板。#1731

23:相比之下,贝雅公司(RobertW.Baird&Co)首席执行官保罗·柏塞尔不只是谈论要把坏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保罗告诉我,他告诉求职者,如果他发现他们是麻烦人物,他会解雇他们。他曾多次这样做。保罗相信这有助于推动贝雅的持续成功和财务增长,也令贝雅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是《福布斯》百家最佳雇主(2016年他们排名第六)。#1794

24:如果你想让人们相信这个制度是公平和有效的,严厉对待最强大、最赚钱、最有名的麻烦人物是必不可少的。#1829

25:卡莫迪站起来,告诉这位潜在客户:“我们公司不适合你……我不会允许你这么对待我的员工。我们很高兴地向你推荐另一家可能会为你提供服务的公司。”#1838

26: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文明的人,但似乎走到哪里都遇得到麻烦人物,照照镜子去,你可能正看到一个麻烦。记住:待人如粪土,会刺激别人也如此欺负你。#2041

27:促使人们变成坏家伙的因素1.你周围有很多的坏家伙。2.你用权力支配别人,尤其是当你偶尔有了一点点权力的时候。3.你处于等级制度的顶端,是一个非常有竞争性的人,觉得受到了明星下属的威胁。4.你很富有。5.你被看作是一个“冷酷”的人。#2082

28:最近本奈特·泰珀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线索:抵制粗鲁上级的员工——包括公开拒绝他们的命令和要求——心理会更健康。#2104

29:凯尔特纳和其他心理学家发现,不管是你以前表现得多么善良、合作和富有同情心,权力会让人们失去对他人的同情心,更多地利用他人,更专注于他自身的需要而忽视其他人的需要,也会更粗鲁和不尊重人,表现得好像规则用不到他身上一样。#2114

30: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像一个坏家伙而一再道歉,就该停下了。这可能是你用道歉代替学习和缓和你的行为带来的影响的信号。其对受害者的作用会随着他们对一个冒犯——道歉——更多冒犯——更多道歉的循环感到厌倦而减少。#2201
阅读更多
5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搜索
排序依据
评分最高
筛选依据
所有评论者所有星所有格式文本、图像、视频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显示 1-10 条评论,共 33 条评论
左其盛
第一名评论人
3.0 颗星,最多 5 颗星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坏人
2018年10月15日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
主题是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坏人。作者给出的策略是:尽量避免跟坏人打交道;发现坏人后停止自我欺骗,及时止损,拒绝订单,或者离职;注意技巧,适当回击。

作者是管理学教授,书中有不少研究成果的引用,也有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看起来都不像是作者编的而是作者自己或朋友同事客户的真实经历。

我读后的感觉是:没有银弹,也没有神仙。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差不多都见过。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这些教授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研究后认为,不需要苛刻待人就取得成功的胜利者名单,也可以列出一长串。这其中包括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网飞(Netflix)首席执行官里德·黑斯廷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首席执行官和投资偶像沃伦·巴菲特、#109

2:卡姆尔说,“更多的体贴和关怀”是史蒂夫·乔布斯“创造了难以置信般成功的苹果”的关键。乔布斯仍然是一个强硬的谈判者,一个具有挑战性人格的、喜欢争辩的人,一个完美主义者;但卡姆尔发现,只有在乔布斯抛弃了那些折磨他人的行为之后,他的伟大成功才会到来。#121

3:2011年,著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转发了一条由“臭名昭著的d.e.b”(推特名@debhope)发布的内容:“在你自我诊断为抑郁症或缺乏自尊之前,首先确定事实上是不是仅仅因为你被一群粗鲁的人所包围。”许多证据都能支持@debhope的说法。#138

4:本书的研究表明,粗鲁无礼的同事、下属、顾客和客户,以及(尤其是)老板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表现和健康。#145

5:一句打破偏见的箴言:给别人贴标签时要慢,给自己贴标签时要快。牢记这句箴言,你就可以避免一些折磨:放慢,停止,扭转你对你所怀疑的初步判断。它使你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172

6:所以,下面是第一个诊断性问题。问问你自己或那些你想帮助的人:1.你是否觉得那个被指控的人对待你(也许还有其他人)像对待垃圾一样?在与所谓的粗鲁无礼的人的互动中或互动之后,你是否感到压抑、被贬低、不受尊重,或灰心丧气——或者以上都有?#251

7:一贯行为粗鲁和策略性行为粗鲁之间的区别是最耐人寻味的。如果教练通常是愉快的,他们的(偶尔)爆发比那些总是不愉快的教练相比,能引发更大的性能提升。#318

8:那位鄙视“笑面虎”的CEO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最有效的“解毒剂”。他寻找到了许多他能够信任的人,让身边的人随时都能告诉他事实真相(而不是他希望听到的),告诉他关于他和公司所面对的挑战的严重性和细微差别,也告诉他什么时候他把事情搞砸了。#431

9:人们对自己说的10大谎言:1.否认现状:“这真的没那么糟。”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处境,你生活在一个傻子的天堂里。2.想象中的改善:“情况正在好转。”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情总是和以前一样糟糕,或者更糟。3.错误的希望:“事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527

10:在同一个组织内不同的老板或者团队依然有着天壤之别。作为业内人士,你多半更清楚地知道那些有毒物质或优秀人才都待在哪儿。这就是为什么像Salesforce这样的聪明公司会努力使员工在内部团队内轻松流动。#616

11:那么,你怎么对付网上这类人?首先,和那些与你面对面的粗鲁无礼的人一样,最好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站起来离开这些人,而不是坚持要“以牙还牙”。如果你被一个“惯犯”攻击,如果可以的话,请结束这段关系。#674

12:这让我很惊讶,因为我与精神科医生、牧师、调酒师、理发师、电影导演、律师、顾问、社工、风险资本家、首席执行官以及许多其他职业的人的谈话和访谈都显示,他们都在避免为粗鲁客户服务上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如果他们不幸遇到了一个,通常会想方设法拒绝掉——或许,有时候他们会故意与坏客户断绝合作。#700

13:这就是为什么《福布斯》撰稿人苏珊·亚当斯认为,即使你离开你所憎恨的工作,让离别的信息变得更简短而甜蜜会更安全。#808

14: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汤姆·艾伦证明,人们之间坐得越接近,交流就更频繁。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包括打电话在内的所有方式。#851

15:2016年,胡斯曼告诉快速公司(FastCompany)他们发现了“毒性密度”效应:就像研究表明粗鲁会像普通感冒一样传播,他们发现坐在一个破坏性的人身边能戏剧性地增加被感染的风险。#864

16:他成功的秘诀之一是与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保持距离。这位工程师报告说,尽管乔布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成熟——这不仅仅是一个神话:在苹果公司,他和很多人一样会避免和乔布斯一起坐电梯,因为他不想被当成犯人审问,或连续数周或数月加班。#872

17:他提到了一些对于如何成为有效盾牌的好办法:“我总是告诉部下同一件事:我的工作是为你们打伞,让上面的麻烦事不会砸到你们;你们的工作是尽量让我不要用这把伞。”#1010

18:这位【迪斯尼】高管强调,“演艺人员”被告知应当把不快乐的客人和别人分开,这是很关键的,因为消极情绪是如此具有传染性。“演艺人员”会把沮丧和愤怒的客人带到不那么热闹的公园角落和他们交谈;#1028

19:我的一个飞行员朋友告诉我,在长时间的飞行中,空姐有时会一起待在休息室里,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几分钟的放松(通常是疯狂抱怨某些坏家伙,喝醉的,要求特殊待遇的,或超出忍受范围的性骚扰的)。#1068

20:奥巴马女士描述了她和奥巴马总统是怎么向他们十几岁的女儿玛利亚和萨沙介绍“他们从电视公众人物那里听来的可恨的话语”的。她说:“我们解释说,如果有人很残忍或表现得像个坏家伙,你不要把自己降到他们那个层次。不,我们的口号是,如果他们很粗鲁,我们就要提升。”#1288

21:在以下情况,对抗最有可能令冒犯者发生改变,且对抗会被视为可接受的社交行为,并调动支持:1.合乎情理——有充分证据表明那个人在做坏事。2.对抗的动机被认为是建设性的,旨在改善更好的结果,而不只是一个自私的、报复性的、非理性的,只为对敌人造成伤害或复仇的冲动。#1606

22:然而报复是背信弃义的。霍恩斯坦发现,他所研究的68%的报复并没能阻止喜欢骂人的老板。#1731

23:相比之下,贝雅公司(RobertW.Baird&Co)首席执行官保罗·柏塞尔不只是谈论要把坏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保罗告诉我,他告诉求职者,如果他发现他们是麻烦人物,他会解雇他们。他曾多次这样做。保罗相信这有助于推动贝雅的持续成功和财务增长,也令贝雅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是《福布斯》百家最佳雇主(2016年他们排名第六)。#1794

24:如果你想让人们相信这个制度是公平和有效的,严厉对待最强大、最赚钱、最有名的麻烦人物是必不可少的。#1829

25:卡莫迪站起来,告诉这位潜在客户:“我们公司不适合你……我不会允许你这么对待我的员工。我们很高兴地向你推荐另一家可能会为你提供服务的公司。”#1838

26: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文明的人,但似乎走到哪里都遇得到麻烦人物,照照镜子去,你可能正看到一个麻烦。记住:待人如粪土,会刺激别人也如此欺负你。#2041

27:促使人们变成坏家伙的因素1.你周围有很多的坏家伙。2.你用权力支配别人,尤其是当你偶尔有了一点点权力的时候。3.你处于等级制度的顶端,是一个非常有竞争性的人,觉得受到了明星下属的威胁。4.你很富有。5.你被看作是一个“冷酷”的人。#2082

28:最近本奈特·泰珀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线索:抵制粗鲁上级的员工——包括公开拒绝他们的命令和要求——心理会更健康。#2104

29:凯尔特纳和其他心理学家发现,不管是你以前表现得多么善良、合作和富有同情心,权力会让人们失去对他人的同情心,更多地利用他人,更专注于他自身的需要而忽视其他人的需要,也会更粗鲁和不尊重人,表现得好像规则用不到他身上一样。#2114

30: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像一个坏家伙而一再道歉,就该停下了。这可能是你用道歉代替学习和缓和你的行为带来的影响的信号。其对受害者的作用会随着他们对一个冒犯——道歉——更多冒犯——更多道歉的循环感到厌倦而减少。#2201
review image
5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kelsey
前 50 名评论人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对付职场麻烦者不求人
2018年10月2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在职场,总有一些麻烦者,他们或是小人,爱搬弄是非,爱打小报告;或是身居要职,爱给下属麻烦,言语粗鲁。遇到这些麻烦者,怎么办?我看过很多职场书,要么教人暗黑攻略,以毒攻毒;要么教人灵牙利齿,见招拆招。但是,从没有一本教人系统的去应对职场麻烦者。职场麻烦者在任何一个工作场所都广泛存在,我发现这块的教育或经验是如此缺乏的。很多人,包括自己,很多时候是凭个人本色去应对,部分是通过文学或影视内容模仿,或咨询他人。即使某些时候有些帮助,但依然没有解决应对职场麻烦者的根本问题,我们能做出选择,不外乎远离、讨好、还击、离开,只有经历过,才能亲身体验到这种职场苦恼。本书作者10多年一直专注职场领域,对职场麻烦者应对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遇到职场麻烦者,我们习惯是着眼于这个麻烦者,想办法如何去应对。本书却是先抛出6个诊断问题,让你先评估、确认你的职场环境是否适宜。这点真是太棒了。如果职场环境不好,今天应对了一个职场麻烦者,明天还是会有新的职场麻烦者。然后,教你9招职场互动策略,让你轻松应对职场麻烦者。要不是作者是个老司机,真的想不到原来有这么多招数对付那些麻烦者。作者特别指出了7个最容易失败和适得其反的反击招数。我知道,这些职场麻烦者非常令人讨厌,有冲突时,真的很想抽他一把,但是,这种冲动实际于事无补,也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作者写的这7个失败的反击招数,非常值得引以为戒。
我们都想在一个尽可能少的有职场麻烦者的地方工作,也希望自己关心的人也能这样,这本书帮助我们远离麻烦,对抗麻烦,提升个人的职场综合实力,假期我要好好再消化。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亚马逊买家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合得来,情商高
2018年10月11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当时要买这本书,完全是被题目吸引的吧。因为总觉得自己好多时候会格格不入,只有和自己喜欢的人合的来,不喜欢的人就特别反感!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总很难还没改掉!而且,确实好多时候坏人会更容易达到目的!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
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跟任何人都合得来,这个诱惑得有多大啊!本书里面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我印象深刻:一天结束时,人们不会记得你说过什么,他们会记得你给他们的感受。我们要用最好的、最真诚的的态度去和别人相处,而且要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和别人相处得很好,也能让别人感觉到很舒服。周围也有朋友情商爆表,
他们说话坦诚,不含沙射影,他们坦诚但不直来直去,说话不伤人,又很容易让你接受他的意见,而且会很容易通过他的话改正自己,这就是情商高吧!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会说话的人,不仅会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表达出来,而且会用一种让你觉得非常有道理并且乐于接受的语气表达出来。他们和任何人都合得来,很会做人。
这本书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不能放任自己的脾气,不能让坏人牵着鼻子走,不能用坏人的方式对付坏人,这也许就是情商吧。开卷有益的书,值得一读!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亚马逊买家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多关注自我
2018年10月2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九月的最后一天买的书,假期第一天都收到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书打开,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起来,书的封面有一个绿色的笑脸,光是看到这个笑脸,就已经觉得心情舒畅。
  书不厚,小而薄的一本,全书的主要核心也简单:如何“对付”职场中的那些麻烦人物。
  从目录看,可以发现作者的主要思路是发现问题(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出发),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最后再进行复盘总结,对人们容易采取的几个失败策略进行分析,并给出正确的解决策略,虽然是翻译版本,但文字并不生涩,简单易懂,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比较实用的沟通教材。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很多人,自然也会无可避免地遇到那些会让我们觉得麻烦甚至想要远离的人,并且这种情况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作者给出了远离、和这些人成为朋友、让其他人去接触等解决方法,但使得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在本书即将到末尾时,写到的一句话:关键在于你,而你并不孤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保持在能不伤害别人和自己又能尽量分享温暖的位置,这个星球上就会有更多的充满礼仪和礼貌的空间,恶行就会少得多。 的确,当我们遇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事和人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去埋怨对方,或者去埋怨事件本身,相反却很少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原因,但自己真的没有问题吗?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我来说,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和体会。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huyiyong
前 500 名评论人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买来学习
2018年9月29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职场沟通是情商高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自己好好看看,学习一下,也给上高年级的孩子看看,希望他以后做一个会说话的人,与人为善,快乐生活。
review imagereview image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亚马逊买家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拥有化解危机的力量
2018年10月18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这本书的书名,给人第一感觉其实有心灵鸡汤的嫌疑,因为在我的观念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也没有人能24小时没有脾气,跟所有人都合得来,带着“看看作者是怎么说大话”好奇心,我读完了这本书。
同,作者完全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严谨的描述,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也十分全
然而,当你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和这本书给你的第一感觉完全不
战,怎么识别暗藏的麻烦和处境,怎样避免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麻烦……
面,告诉我们面对麻烦,什么情况下应该有技巧的规避,什么情况下应该出击应
而我们如果不想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就应该有意识的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
人都是社会人,不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都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和麻烦,
自己的“避难所”,这个“避难所”可以是物质空间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自己从而改变环境。在这方面,书中其实也给出了许多小窍门,比如,学会建立
甚至只是一个仪式、一句话,可是,它能使你冷静下来,让你有个呼吸的空间,
更有勇气也更理性的去面对糟糕的处境。而这个“避难所”,或者是办公室的卫
生间、或许是你买给自己的一套小房子、或许是吃顿大餐,或许是吃颗糖,都可
工作上能取得多大成就,一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
以,只要他能庇护你的情绪。
就是依赖于你的情商和逆商,而这本书则给了你提升后者的方式方法。用书书给
我感触最大的一句话共勉:“一天结束时,人们不会记得你说过或做过什么,他
们会记得你给他们的感受。”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亚马逊买家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远离坏家伙
2018年10月8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看着书名挺吸引人的,跟任何人都合得来,那么厉害的嘛?可能就是看电视剧看多了,总是很害怕进入职场,很害怕自己会碰到像电视剧的那些坏家伙。总是在想要是我碰到了那样的人的话,我该咋办呢?我可是没有主角光环的呀。

这本书可真的就是解决了困扰我挺多年的这个问题呢,作者就主要是教我们怎么应对职场中的那些“坏家伙”的,那些总是暴力或者冷暴力对待你的人。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暴力外,还有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暴力。遭遇这种暴力就更惨了。。。对于我们能感觉到的暴力,我们还会想办法去处理,去解决,可是对于那些我们自身没有意识到的暴力,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要逃开的想法,一直都被自己欺骗着。作者提供了6个问题帮助我们诊断自己到底有没有遇到“坏家伙”。我仔细对照着想了想,好像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遇到这种真正的坏家伙吧,感觉自己真的挺幸运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安慰自己说“这真的没那么糟”“事情总会变好的”“还有人比我更惨呢,我有什么好抱怨的”,然后继续生活。。这就是我们很难跳出来的原因。。总是给自己创造理由继续呆在那个糟糕的环境中。。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重新审视自己的职场生活,及时做出调整吧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并不仅仅适用于职场,生活中也同样适用呀。如果自己生活中也有那样的坏家伙,比如家人,朋友,邻居等等,能远离的尽量远离,不能远离的尽量减少接触。自己的人生,何必委屈自己呢?

还没看完,待续......
review imagereview imagereview imagereview imagereview imagereview image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nnn
前 100 名评论人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说话的魅力和技巧
2018年9月29日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
言简意赅,同样的一句话一件事,用不通的表达方式说出来,会产生不通的效果。书中通过重要几点分析,让你领悟其中内涵,增强生活中说话的魅力和技巧。
review imagereview image
有帮助
0回应 报告滥用情况
回应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显示0条评论
    排序依据:
  • 最新
  • 最旧

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


  • ←上一页
  • 下一页→

顾客还查看了这些商品

高难度沟通:麻省理工高人气沟通课
高难度沟通:麻省理工高人气沟通课
贾森·杰伊
¥30.31
4.2 颗星,最多 5 颗星147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莫琳·希凯
¥31.63
3.8 颗星,最多 5 颗星58
会说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会说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矢野香
¥27.68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8
高难度谈判
高难度谈判
克尔德·詹森
¥39.00
4.9 颗星,最多 5 颗星25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6.23
4.8 颗星,最多 5 颗星11

需要客户服务?点击这里
‹ 查看 跟任何人都合得来 的所有详情
加入亚马逊Prime,从此免运费
亚马逊Prime会员可享海外购美/英/日/德跨境免邮,国内订单零门槛免邮,全年无限次!更有免费无限次阅读电子书服务
> 立即加入
了解我们
  • 人才招聘
  • 关于亚马逊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区
  • 移动客户端
  • 风险监测
合作信息
  • 全球开店
  • 我要开店
  • 加入联盟
  • 我要推广
  • 合作伙伴
支付方式
  • 亚马逊支付
  • 亚马逊账户
  • 亚马逊Prime联名卡[New]
  •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
  • 重要安全提示
帮助中心和购物指南
  • 订单查询
  • 配送费收取标准
  • 在线自助退换货
  • 退换货及退款
  • 亚马逊助手
  • 帮助中心
  • 更多品牌产品
amazon.cn
  • 美国/地区
  • 加拿大
  • 巴西
  • 墨西哥
  • 英国/地区
  • 德国/地区
  • 法国/地区
  • 西班牙
  • 意大利
  • 荷兰/地区
  • 日本
  • 印度
  • 澳大利亚
  • 土耳其
亚马逊家族网站:
  • Amazon Web Services
  • Shopbop
  • 亚马逊全球物流
  • YAMAXUN™
  • 使用条件
  • 隐私声明
  • 基于兴趣的广告
版权所有 © 1996-2019,亚马逊公司或其关联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232号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090004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 京朝[2018]YLQXWLXSBA-6 |
    • 经营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