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帮助的好评
4.0 颗星,最多 5 颗星如果是冲着续集来的,请绕行。
2017年4月20日
“ 她浑然不知,她一嚼舌头,便可能使琼.露易斯陷入道德错乱,让她的这个侄女对她本人的动机和由衷的好意起疑,拨动琼露易丝良心上新教徒的、凡俗的弦,如齐特琴般震颤,发出幽灵般的鸣响。”
对于一本书的好感,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语言和写作技法上的好感,一种是作者显露出的情感态度。对于亚历山德拉的这段描写显然属于前者。好吧,我一向不能娴熟地运用比喻这种技巧,也很少有比喻能够让我感到用得好(比如杜鲁门.卡波蒂《圣诞忆旧集》里将“怒放的菊花”比喻成“狮子”)但是这段平凡无奇的描写用于亚历山德拉姑姑却显得十分自然和恰到好处。
“虽然可以将对方彻底击垮,却尚未学会如何修补敌人造成的伤害。”
“她挥霍她的同情心,并沾沾自喜地活在她舒坦的世界里。”
以上两句巧妙地代表了我对本书的感觉。好吧《守望之心》并不是《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续集什么的,尽管它讲的的确是斯库特长大后再回到梅科姆镇的故事。这本书才是完整的斯库特的故事,《知更鸟》更像是斯库特怀着一颗纯净之心对自己童年的回溯。所以说,如果你是把它当续集看的话会陷入失望。这真的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故事,所以它才很真实。不过无论是语言还是叙事方面跟《知更鸟》都有很大差距。
“假如她有洞察力,能冲破屏障,走出她经过高度筛选、孤立保守的天地,她也许会发现,她从小到大就有一种视觉缺陷,是她本人和她身边最亲近的那些人不曾注意到和忽略的:她生来便是色盲。”
三观极正的无忧无虑小姐发现自己的未婚夫和从小给自己灌输人人平等价值观的父亲竟然是种族主义者。斯库特的矛盾在于她发现给自己心灵种下希望种子的园丁原来本意并非如此,所以就尴尬了,就好像一直只给你讲美好童话故事的人有天对你说:“我只是不想让你受到伤害,又不是让你成为教科书式的傻子。”
倘若没有读过《知更鸟》的话,也许你不会理解斯库特的眩晕和暴怒,在火炉边读报纸,守护在杰姆身边的阿迪克斯,说出“她像山岚一样轻盈走了”的阿迪克斯,必败无疑却毫无畏惧的阿迪克斯.....好吧,作为斯库特的人设我可以理解她的愤怒,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我有点反感她无病呻吟式的自我认知过程。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本帮助儿童和成长中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极好典范,我至今记得一口气读完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但是我却有点遗憾:因为这个故事太过于理想化了。也许你会反驳,最后汤姆的结局很惨,这难道不是悲剧吗? 我不可否认,我认为的“太过于理想化”是感觉作者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高大全的救赎的故事,就像打Boss救公主一样,你可以预见你将会遇见什么样的困难,在哪个地方会得到升华。故事当然不完美,但是框架却是理想化的。
《守望之心》涉及了更多成人世界的尴尬。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优雅地吞咽下这个世界留给我们的残忍之后,更要思考要让什么成为捍卫自己的武器这个问题。
最后,分享一些我喜欢的片段。
“政府真正的职能是防止犯罪和维持契约关系,对此我想添加一项,因为我不情愿地发现我生活在二十世纪:制定共同防务。”
“那是一个含糊的说法。”
历史正在重演,毫无疑问,人最不可能在历史中寻找教训,我衷心希望,这将是一次相对没有流血的重建。
“一个人被枪指着的时候,他会捡起他能找到的任何武器来自卫,不管是石头、柴火还是公民会议。”
一个人可以内心澎湃,但他明白,温和的反应比公然动怒更有效。一个人可以谴责他的恶敌人,但更明智的是认清他们。
每个人身处的孤岛,琼.露易丝,每个人的守望者,是他的良心。不存在集体良心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