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帮助的好评
5.0 颗星,最多 5 颗星年少的季羡林,就好像是我身边的一名同学。
2016年6月5日
这本书是季羡林在清华读大三和大四两年的日记,很详细地记录了他当时(1933和1934年)在学校每日的生活,他也觉成天考试无聊得很,他也骂教授在课堂上胡诌八扯,别人看重他时他也十分开心,缺钱时他也闷闷不乐忧心忡忡,买到好书时他欢天喜地,他在母亲去世后不久也曾想过自杀,在临近毕业时他也苦于今后人生之路的迷茫。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经历他自己的岁月,他每一天的吃饭睡觉读书打牌,活灵活现地似在眼前,与我们今日的校园生活实无多大差异。写日记其实很有意义,今后你自己读来可以再次感受到年轻时的活力,别人读到它便似乎可以看见你以往生活的每一天。
上午我在图书馆读这本书,临到吃饭时,就差拍拍坐在我身旁的季羡林的肩膀说一声:“羡林,走,上食堂吃饭去!”
今日读罢此书,我对于老年人有一新感想。以前对于老年人,我总是尊重与同情并存,有时甚至同情的成分更甚。可是,今天我觉到其实不必同情老年人,只要尊重和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就好,因为他们也有过年轻灿烂的日子,因为我们也有老去的一天。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其实大同小异,我们身上的喜怒哀乐也曾在他们身上出现,我们的烦恼、开心,他们也曾经经历过,不同的只是,仅仅只是我们所处的年龄段不同,阅历有先后而已。
一辈子不长,每个人都经历着类似的但在自己看来却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不必羡慕别人,不必贬低自己,不必惧怕死亡,过好自己的生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