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鸣心理·心理自助读物精选
(此书共有17卷)
Kindle 电子书
第一卷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你的爱猫走丢了,该怎么办?为你所爱,你能付出多少?我们中的一些人,从制作寻猫启事开始。寻找走失的猫就像是即兴创作。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将我们丢进未知的领域,有些人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有些人扛过痛苦还需要修建屏障;有些人停留在原地,很长一段时间驻足不前。寻猫启事,让我们见证世事无常,也懂得了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变化和丧失,但我们还能找到丢失的猫咪,甚至迷失了的部分自我吗?作者介绍: 南茜·戴维森(Nancy Davidson),心理学博士。她是位心理咨询师,有超过25年的个人、夫妻、团体治疗经验。她的信念是“帮助人们真实地生活,真实地爱 ”。内容简介: 当作者南茜·戴维森的橘色虎斑猫查克走丢时,南茜做了一张寻猫启事,在经历了刺激的寻猫探险后,*终找到了爱猫。从此,南茜对其他寻猫启事保持了敏锐的观察,并以“南茜·道尔”的寻猫侦探身份,开始主动电话联系启事的猫咪主人,开启了一个个猫咪主人与猫咪之间温馨的故事。有心理咨询背景的南茜通过与猫咪主人的互动,历时七年写出这本感人的书。《寻猫启事》让我们一窥动物与人充沛的情感与赤子之心,也让我们深深地去思考、品味“爱”这个永恒的主题。
3
来自
陈思 (作者)
¥9.59
编辑推荐:
1.从不看鸡汤书的人,这次可以补补了
用“吸引力”法则解释世界,解释真善美没有烂大街的片儿汤话,清新深邃,难得一见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慧结晶
思考比常人更纯粹、更深入、更极致文字呈现出少见的冷静、理智、精准
3.老人般的通达从容,少女式的烂漫天真
这是成熟写作者难以做到的烂漫天真逻辑完整,旁征博引,帮你开悟
4.对话形式展开,轻松好读
这是由两个声音聊出来的书,黑、蓝双色区分适时的追问和补充,极富逻辑快感
读起来津津有味,注意力不掉线
5.颅内头脑风暴,信息量大
巧妙融合宗教、现代医学、天文、生物学知识以及历史、人文、社会学视角
既有西方推崇的“冥想”真谛
又有中式的禅意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由20个章节构成,皆由对话形式展开。其中一个章节讲述成长故事,包括患病和治愈的过程。其它各章节以“吸引力法则”为线索,几乎聊遍全人类关心的话题,涵盖感恩、爱、财富、健康、婚姻,情绪,人际关系等等,充满少女式的较真与刨根问底,发人深省。
作者的体验,可能大多数人永生都不会有,但无疑会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作者介绍:
陈思
一个极善于思考的少女。特别的人生经历给了她远超年龄的智慧,对这个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从初中开始跟神聊天,她以为所有人都这样,所以没觉新奇,甚至没当回事。多年后某天她意识到,一直以来神的教导和指引,是自己得以从精神分裂症中走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是康复后第二年,她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给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带来一些希望,并让所有其他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好的理解。Zui重要的是,我想让一些人理解,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只有痛苦,还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你重拾信念、重获健康。我认为,越多的人愿意分享他们与精神疾病的故事,越能减少恐惧和敌视,降低社会上的抵触情绪。”
6
来自
余德慧 (作者)
¥28.86
编辑推荐:
台湾两次再版,心理学教授余德慧用历史感关照生命的喧闹,探求生命的况味。吴静吉,郑石岩,龚卓军联袂推荐。
作者介绍:
余德慧教授(1951.1.10-2012.9.7)台湾屏东人,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开设了华人世界第一门生死学课程,并且听者云集。曾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教授、东华大学咨询与辅导学系(现更名为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系)创系主任、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人文咨询、宗教现象学、宗教疗愈等课程。著作有《生命史学》、《生死无尽》、《临床陪伴与心理研究》、《生死学十四讲》、《诠释现象心理学》、《中国人的宽心之道》、《中国人的自我蜕变》、《中国人的生命转化——契机与开悟》、《孤独其实是坏事》、《男儿心事不轻弹》、《回首生机》、《感应之情》、《生命梦屋》、《情话色语》与《观山观云观生死》等。
2000年成立的心灵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并担任咨询顾问召集人,将身心灵整体疗愈的观念带进出版界。
2012年9月7日,在爱妻顾瑜君教授几慈济医疗团队的柔适照顾之下,浸润在灵性恩宠之中,泰然离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余德慧的散文作品,他以丰富的人文心理学养背景,透过自身对生命的细腻观察,以文学和诗心的文字气质,带领我们进入他体尝到的生命感。生命感主要来自生命自身的历史。“只有当我们回顾过去的时候,我们才产生现在的知识。”这种知识就叫做“生命史学”。
7
来自
余德慧 (作者)
¥27.03
编辑推荐:
台湾心理学大师余德慧呕心沥血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有心的心理学”文集,诗意的语言探索“身心灵”的真谛,令人爱不释卷作者介绍:
余德慧教授(1951.1.10-2012.9.7)台湾屏东人,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开设了华人世界第一门生死学课程,并且听者云集。曾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教授、东华大学咨询与辅导学系(现更名为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系)创系主任、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人文咨询、宗教现象学、宗教疗愈等课程。著作有《生命史学》、《生死无尽》、《临床陪伴与心理研究》、《生死学十四讲》、《诠释现象心理学》、《中国人的宽心之道》、《中国人的自我蜕变》、《中国人的生命转化——契机与开悟》、《孤独其实是坏事》、《男儿心事不轻弹》、《回首生机》、《感应之情》、《生命梦屋》、《情话色语》与《观山观云观生死》等。
2000年成立的心灵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并担任咨询顾问召集人,将身心灵整体疗愈的观念带进出版界。
2012年9月7日,在爱妻顾瑜君教授几慈济医疗团队的柔适照顾之下,浸润在灵性恩宠之中,泰然离世。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十八篇文章,串连出余德慧对生死的看法。他探询活着的滋味,也思索善终的真意。他谈童年记忆中的雨声、谈安宁病房中的原住民老人家、谈虚无洪流中的心灵之光、谈潜意识与梦境,他引用卡缪的小说、惠特曼的诗歌、泰戈尔的散文、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佛学及禅学经典……借此告诉我们:生死之间没有界限,过去跟未来也都在此刻的瞬间。
8
来自
余德慧 (作者)
¥40.02
编辑推荐:
余德慧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花莲慈济医院的心莲病房担任志工,陪伴临终病人,在濒临死亡之处,碰触生命的深刻领悟。台湾心理学大师余德慧多年在安宁病房作为志工进行调查研究的倾心之作作者介绍:
余德慧教授(1951.1.10-2012.9.7)台湾屏东人,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开设了华人世界第一门生死学课程,并且听者云集。曾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教授、东华大学咨询与辅导学系(现更名为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系)创系主任、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人文咨询、宗教现象学、宗教疗愈等课程。著作有《生命史学》、《生死无尽》、《临床陪伴与心理研究》、《生死学十四讲》、《诠释现象心理学》、《中国人的宽心之道》、《中国人的自我蜕变》、《中国人的生命转化——契机与开悟》、《孤独其实是坏事》、《男儿心事不轻弹》、《回首生机》、《感应之情》、《生命梦屋》、《情话色语》与《观山观云观生死》等。
2000年成立的心灵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并担任咨询顾问召集人,将身心灵整体疗愈的观念带进出版界。
2012年9月7日,在爱妻顾瑜君教授几慈济医疗团队的柔适照顾之下,浸润在灵性恩宠之中,泰然离世。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余德慧与其他研究者融合临终照顾实务与本土心理学理论所写作的论文集结,主题包括:从临终照顾的领域对生命时光的考察、临终照顾的灵性现象考察、临终过程心理质变的探讨、病床陪伴的心理机制及伦理、临终处境所显现的具体伦理现象、临终过程与宗教施为等,为本土生死学研究和临终陪伴提出跨越性的探索和视野。
9
来自
岳晓东 (作者)
¥26.55
编辑推荐:
哈佛心理博士、畅销书作者岳晓东又一力作。积极心态要能克服压力、要有爱情智慧、要有职业规划、要有幽默感以及需要珍惜生命。知易行难,岳晓东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读者提高主观幸福感,为每个独特的问题找到*的出路。作者介绍:
岳晓东,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香港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首任会长。“凤凰卫视”心理专家,内地20所大学的客座/兼职教授;担任《中国青年报》《北京科技报》《校园心理》《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创造力认知与激发、幽默与中国文化、压力研究与管理。著有《登天的感觉》《心理面面观》《脑博士开讲!》等20余部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书,作者尝试以轻松的笔触,深入浅出地讲解积极心理的窍门,为青少年的生命注入活力。由备受保护的儿童过渡至成年人阶段,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生命中不同的挑战,学业、工作、恋爱,或逢成功,或遇挫败;能够掌握书中谈到的“积极心理公式”,自能易于在学业与事业发展上找到方向,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我,明白自己在处理不同事情时的行为及心理反应,从而借着个人的努力来找出调节和进步的方法和空间,寻得快乐人生。
无效的输入
输入介于1和17之间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