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是被《指环王》和《权力的游戏》吊高了胃口,所以看到《圣殿春秋》顶着中世纪三部曲的名头,满心期待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作,略微有点失望,格局小了些,人物性格刻画也相对平面。小说的中文译名有帝王史书之风,英文书名是Pillar Of The Earth(直译为大地的支柱),也很大气,但更神妙文艺,且一语双关,因为这是讲述修建英格兰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故事。
平心而论,故事讲得不错,时间跨度半个世纪,故事发生在诺曼底王朝和金雀花王朝交会之际,是一幅描绘中世纪英格兰人生活的长卷轴,不过出场人物不算太多,关系也不复杂,根本没有必要画主要人物关系图。我是老房子控,对中西古建略知一点皮毛,也曾到欧洲游玩过,亲眼见过那些举世闻名的教堂和宫殿,所以有些人看书中写如何造房子觉得很枯燥,我却觉得津津有味。作者肯·福莱特本身也是古建迷,爱好之一是喜欢看教堂。
我一边读,一边试图在google地图上寻找王桥镇和王桥大教堂,后来发现书中的王桥好像是虚构的地名。书中曾经一度提到索尔兹伯里,我还庆幸原来汤姆要修筑的圣殿就是英格兰最高的那座教堂,后来发现不是。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比书中的王桥大教堂晚了100年。我曾经去过索尔兹伯里,当时留下的文字记录是:“索尔兹伯里大教堂,英国最高的哥特式建筑,塔高123米,英国第一,世界第四,相当于中国南宋时期建造,历时38年。教堂非常华丽,顺手拍一张照片都是绝美,旅游纪念品比伦敦也便宜很多。”
旅行的意义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让你更直观、更真实地了解世界。比如你以前可能不知道哥特式教堂和罗马式教堂的区别,但你看过实物之后就知道他俩长得不一样,虽然不一定能够用很快用语言概括出来到底哪里不一样,但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不一样!也正是因为亲眼看过那些华丽的庞然大物,所以哥特式教堂特有的高塔、大花窗、肋拱(又叫肋架拱、骨架拱)、飞扶壁在你脑海中都有非常具体、明确的形象与之对应,而当你读到拉丁十字、交叉甬道这些名词的时候也知道说的是什么。
再举个例子,比如在造访过阿维尼翁的圣贝内泽桥之后,如果有人提起罗讷河湍急的流水、朝圣者居住的洞穴、教皇国城堡、过桥税收,就会有非常清楚明晰的画面在你眼前闪过,也明白原来石桥不一定是直直地横跨两岸,它可以蜿蜒曲折,像下跳棋一样从河的这边跳到河中的小岛或沙洲上,再以小岛、沙洲为支点跳到另一面的河岸,将两岸连接起来。
无需Kindle设备,下载免费Kindle阅读软件,即可在您的手机、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畅享阅读。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