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 Kindle 网页版即时在浏览器上阅读。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学习之道 平装 – 2016年10月31日
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长达一年作者在MOOC、Coursera上开创*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数十万人报名参加MOOC课程翻译字幕组原班人马强力打造中文版本MIT、普渡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外数百所名校教授亲证有效!
无需Kindle设备,下载免费Kindle阅读软件,即可在您的手机、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畅享阅读。
基本信息
- ASIN : B01N8XGJ4H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10月31日)
- 语言 : 简体中文
- ISBN : 7111552067
- 品牌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4.5星,共 5 星
273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96 个买家评论
-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17年1月2日
已确认购买
个人推荐指数两颗星,不值得购买和阅读。
前一段时间,我就对MOOC很感兴趣,了解了course平台,当时就知道里面有一门很出名的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本来打算将来英语能力能够通过雅思考试的时候,一定会花点钱去听上一门课。这次在亚马逊上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就买了,期望很高啊。看了之后大失所望。
这本书的案例大多太久远,好多爱迪生这类的例子,看这本就好像在看儿童书籍读物《科学家的故事》,为了说明一个标题,生拉硬拽举案例。这种案例太久远,许多科学家好多都已经被神话了,无从考证,看得好尴尬。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采用严谨的实验(大数据、盲选、对比)对象才能更加有说服力。
1好多这种书籍为了推销自己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创造一些自创新方法的名词,就不说人话,这本书就是模块这个词,其实和《刻意练习》里面的心理表征是一个梗。
2时间利用就是番茄工作法,这个大概是去年前年开始流行的方法,也没什么新意,关于记忆力的部分则说了记忆宫殿,我真心觉得如果你想提高记忆力,不如看书里面提到的一个人约书亚出的书《与爱因斯坦漫步月球》,那才是真正教你如何运用想象力去记忆的书籍,而不是疯狂举谁谁成功了的书籍。
3本书最可取的地方是提到了发散思维的原理。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而不得思路,它会冷不防地提供一个新点悟。同时,它也与宏观视角相关联。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所以好多时候你只需要了解问题是什么,当你不去专注思考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思考问题答案是什么,往往有时候会思路更清晰,我的自我体验就是好多我在图书管理考不清楚的问题,当我在路上走路时却往往能获得灵感而茅塞顿开,跑步圈也有这么一个说法,当你跑步的时候,跑到一种程度感觉到整个头脑都清醒了,开始思考人生。
4关于克服拖延症,现在我具体也没有做到,好像不只是关掉微博,微信,QQ那么简单。我啊重度拖延症患者,deadline一直是我的生产力。
5关于考试,作者推荐先做难题,再做简单题。这完全是在作死,试卷到手开始全部浏览试卷这肯定是对的,但是你一上来就花几分钟做难题真的是在作死。特别是数学考试,时间往往是不够的,一道难题花费的时间和它的分值根本不太匹配,而且往往我们拿到试卷开始从难题就下手时,会有一种错觉,这题我会,好像很简单(这时候其实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然后算着算着,逼了,日了狗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重新再换思路,可是时间已经花了这么多了,最后越算越纠结。归其根本,可能是文化差异,中国的教学与他们不太一样,她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我们,我们是天朝特色的填鸭式教学。
5最后说一点,睡眠真的很重要,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
前一段时间,我就对MOOC很感兴趣,了解了course平台,当时就知道里面有一门很出名的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本来打算将来英语能力能够通过雅思考试的时候,一定会花点钱去听上一门课。这次在亚马逊上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就买了,期望很高啊。看了之后大失所望。
这本书的案例大多太久远,好多爱迪生这类的例子,看这本就好像在看儿童书籍读物《科学家的故事》,为了说明一个标题,生拉硬拽举案例。这种案例太久远,许多科学家好多都已经被神话了,无从考证,看得好尴尬。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采用严谨的实验(大数据、盲选、对比)对象才能更加有说服力。
1好多这种书籍为了推销自己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创造一些自创新方法的名词,就不说人话,这本书就是模块这个词,其实和《刻意练习》里面的心理表征是一个梗。
2时间利用就是番茄工作法,这个大概是去年前年开始流行的方法,也没什么新意,关于记忆力的部分则说了记忆宫殿,我真心觉得如果你想提高记忆力,不如看书里面提到的一个人约书亚出的书《与爱因斯坦漫步月球》,那才是真正教你如何运用想象力去记忆的书籍,而不是疯狂举谁谁成功了的书籍。
3本书最可取的地方是提到了发散思维的原理。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而不得思路,它会冷不防地提供一个新点悟。同时,它也与宏观视角相关联。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所以好多时候你只需要了解问题是什么,当你不去专注思考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思考问题答案是什么,往往有时候会思路更清晰,我的自我体验就是好多我在图书管理考不清楚的问题,当我在路上走路时却往往能获得灵感而茅塞顿开,跑步圈也有这么一个说法,当你跑步的时候,跑到一种程度感觉到整个头脑都清醒了,开始思考人生。
4关于克服拖延症,现在我具体也没有做到,好像不只是关掉微博,微信,QQ那么简单。我啊重度拖延症患者,deadline一直是我的生产力。
5关于考试,作者推荐先做难题,再做简单题。这完全是在作死,试卷到手开始全部浏览试卷这肯定是对的,但是你一上来就花几分钟做难题真的是在作死。特别是数学考试,时间往往是不够的,一道难题花费的时间和它的分值根本不太匹配,而且往往我们拿到试卷开始从难题就下手时,会有一种错觉,这题我会,好像很简单(这时候其实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然后算着算着,逼了,日了狗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重新再换思路,可是时间已经花了这么多了,最后越算越纠结。归其根本,可能是文化差异,中国的教学与他们不太一样,她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我们,我们是天朝特色的填鸭式教学。
5最后说一点,睡眠真的很重要,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