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定价: | ¥59.30 |
Kindle电子书价格: | ¥7.99 |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 Kindle 网页版即时在浏览器上阅读。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郝明义, 朱衣]](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41jX5vTA8ZL._SY346_.jpg)
如何阅读一本书 Kindle电子书
|
#1 亚马逊最畅销商品 在学习方法与自学中
广告
编辑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自问世以来,好评甚多,重版多次。书中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名人推荐
同一本书,我可以很迅速的,很简略的读,我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的去读。那么这种把阅读的层次区分出来的这种想法,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边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一个说法。当然,像这样的说法从古到今都很多人讲过,并不足为奇。可是我觉得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它的好处就是它充满了很多的细节,写的非常清楚。这本书,我觉得是本大家想学阅读方法不错的一本工具书。——梁文道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讲解阅读的专业学术书,作者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在国外这本“专业学术书”却十分畅销,原因在于作者在书中用何其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人们讲解了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成都商报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美国)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朱衣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商品描述
名人推荐
同一本书,我可以很迅速的,很简略的读,我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的去读。那么这种把阅读的层次区分出来的这种想法,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边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一个说法。当然,像这样的说法从古到今都很多人讲过,并不足为奇。可是我觉得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它的好处就是它充满了很多的细节,写的非常清楚。这本书,我觉得是本大家想学阅读方法不错的一本工具书。
——梁文道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梁文道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文摘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书的人。说得更具体一点,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在收音机、电视没有出现以前,许多资讯与知识也是从口传或观察而得。但是对智能很高又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样是不够的。他们知道他们还得阅读,而他们也真的身体力行。
现代的人有一种感觉,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收音机,特别是电视,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图画或艺术设计的部分功能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电视有部分的功能确实很惊人,譬如对新闻事件的影像处理,就有极大的影响力。收音机最大的特点在于当我们手边正在做某件事(譬如开车)的时候,仍然能提供我们资讯,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但在这中间还是有一个严肃的议题: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
或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种范围内,知识(knowledge)也成了理解(understandi—ng)的先决条件。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书的人。说得更具体一点,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在收音机、电视没有出现以前,许多资讯与知识也是从口传或观察而得。但是对智能很高又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样是不够的。他们知道他们还得阅读,而他们也真的身体力行。
现代的人有一种感觉,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收音机,特别是电视,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图画或艺术设计的部分功能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电视有部分的功能确实很惊人,譬如对新闻事件的影像处理,就有极大的影响力。收音机最大的特点在于当我们手边正在做某件事(譬如开车)的时候,仍然能提供我们资讯,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但在这中间还是有一个严肃的议题: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
或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种范围内,知识(knowledge)也成了理解(understandi—ng)的先决条件。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媒体推荐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目录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
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索引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序言
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Shozt,)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Van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Van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 (美国)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朱衣
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基本信息
- ASIN : B01MXQC8WP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6年12月9日)
- 出版日期 : 2004年5月25日
- 品牌 :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1776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已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363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465名Kindle商店 (查看Kindle商店商品销售排行榜)
- 商品里排第1名学习方法与自学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3 颗星,最多 5 颗星
4.3星,共 5 星
2,332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买回来有一段时间了,春节刚开始看,发现每章对应的页码都不对!!!怎么办???简单列举前几章的页码,看怎么处理吧!!!
该评价的图片
1,970 个买家评论
-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22年4月8日
报告滥用情况
已确认购买
内容没问题,也是一直潜移默化的让我更好的去阅读,更高效的从其中汲取知识和自我提升。但是作为传播一种普及大众知识的书籍,通篇都是非常拗口的表达方式,和干脆就是机翻的内容,实在令人无法认同。就仿佛一顿美味的大餐,要求手上绑着沙袋用两根吸管去夹菜一样的感觉,过于影响体验。
3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2021年10月6日
已确认购买
翻译太啰嗦,傻气,作者文笔不太流畅,举例冷幽默。
2017年1月1日
已确认购买
仅举两例,各位可以感受一下,亮点自寻:
1.译文第11页,原文第5页:
“既然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对比,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提醒读者,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
"Hence when we contrast active with passive reading, our purpose is, first,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reading can be more or less active,..."
2.译文第13页,原文第7页:
“这是书,那是你的头脑。你在阅读一页页的时候,对作者想要说的话不是很了解,就是不了解。”
"There is the book; and here is your mind. As you go through the pages, either you understand perfectly everything the author has to say or you do not."
1.译文第11页,原文第5页:
“既然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对比,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提醒读者,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
"Hence when we contrast active with passive reading, our purpose is, first,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reading can be more or less active,..."
2.译文第13页,原文第7页:
“这是书,那是你的头脑。你在阅读一页页的时候,对作者想要说的话不是很了解,就是不了解。”
"There is the book; and here is your mind. As you go through the pages, either you understand perfectly everything the author has to say or you do not."
3.0 颗星,最多 5 颗星
粗略看了下,还是有一些收获,作者把自己总结的阅读方法按照分层思想进行讲解,能够引发读者的反省和思考;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也可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方法,带着思考去读书,带着问题去读书一定会比消遣式阅读收获更大。
2021年10月17日已确认购买
能够引发思考,有实用性;
有案例的分析和训练;
感觉工具性书籍,内容有点过长,不太能完整看下去
有案例的分析和训练;
感觉工具性书籍,内容有点过长,不太能完整看下去
该商品在亚马逊美国有 1 条商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