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了苏联解体后,苏联人转型过程终的阵痛,本应坚持看完。
但因叙述的有些散乱,加上是在不太喜欢这种风格,时常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说什么,内容也有些重复,放弃。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二手时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重磅新作品!历时二十年采访,再现苏联解体后转型时代普通人带血的历史)”,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 吕宁思]](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51vY2eQfAaL._SY346_.jpg)
二手时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重磅新作品!历时二十年采访,再现苏联解体后转型时代普通人带血的历史) Kindle电子书
广告
内容简介
《二手时间》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编辑推荐
《二手时间》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全新力作
豆瓣2016年度高分图书榜第一名
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6年度图书
《人民日报》、央视《第一时间》、北京卫视《北京您早》、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总编辑时间》推荐
窦文涛、梁文道点评推荐
瑞典笔会奖、莱比锡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历时二十年采访,聚焦苏联解体后,再现转型时代普通人带血的历史
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吕宁思倾力翻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1948年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
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
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 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2015年获奖。
【译者简介】
吕宁思,电视主持人和制作人、写作人和翻译人。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西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和《总编辑观天下》等。曾于三十年前翻译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2015年再版)。
基本信息
- ASIN : B01GNX1Q4Q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6月8日)
- 出版日期 : 2016年1月1日
- 品牌 : 中信出版社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1086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已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495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2,131名Kindle商店 (查看商品销售排行榜Kindle商店)
- 商品里排第624名现当代小说
- 用户评分:
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购买
第 1 页, 共 1 页第一页第 1 页, 共 1 页
买家评论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4.5星,共 5 星
216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128 个顾客评论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22年4月14日
已确认购买
我基本上是在跑步机和地铁里看的这本书。要不是因为俄乌战争,哪怕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大作,亦或是老高的推荐,我也不会读它。一堆拗口的俄文名字,一堆同样难以理解的注解和背景,容易让人放弃。我是真的想了解为什么这个民族被称为战斗民族?为什么普京发动这样一个血腥侵略战争民众支持率反而提升?为什么民众可以上自由上街游行的民主制国家,却看上去像是一个独裁专治国家?
在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令全世界震惊、令全世界瞩目,也令全世界不安的红色帝国——苏联。这个帝国为何“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是关于信仰和迷茫的一本书。苏俄人会为了某种意义而生活,他们更希望加入伟大的事业。但信仰却遭到似乎是每个毛孔都冒着血的资本主义式的自由的冲击。其结果也是血淋淋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复调式的写作,把苏俄普通民众的民族性立体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俄罗斯民族和中国非常相似,二者相比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社会,都是基于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我认为一方面物质的匮乏会容易倾向于集体主义,反之,物质的丰盈会使社会倾向于个人主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群体、国家,饱受欺凌的历史,也使一个民族倾向于集体主义。这让我对《动物农庄》的理解更深刻了。
——“歷史,才是思想的生命,不是人在寫,而是時間在寫。關於人的真相,就像是一個掛鈎,每個人都可以去掛自己的帽子……”
在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令全世界震惊、令全世界瞩目,也令全世界不安的红色帝国——苏联。这个帝国为何“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是关于信仰和迷茫的一本书。苏俄人会为了某种意义而生活,他们更希望加入伟大的事业。但信仰却遭到似乎是每个毛孔都冒着血的资本主义式的自由的冲击。其结果也是血淋淋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复调式的写作,把苏俄普通民众的民族性立体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俄罗斯民族和中国非常相似,二者相比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社会,都是基于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我认为一方面物质的匮乏会容易倾向于集体主义,反之,物质的丰盈会使社会倾向于个人主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群体、国家,饱受欺凌的历史,也使一个民族倾向于集体主义。这让我对《动物农庄》的理解更深刻了。
——“歷史,才是思想的生命,不是人在寫,而是時間在寫。關於人的真相,就像是一個掛鈎,每個人都可以去掛自己的帽子……”
2017年6月7日
已确认购买
信仰,也许是分时代的,也许你的信仰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惊奇的发现,书中竟然提到了中国,而且那时的“战斗民族”竟然羡慕中国的经济体制,这让我重新思考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许我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更可能是我没有去接触外界,才导致我一味的羡慕别人的“好”,加油!
惊奇的发现,书中竟然提到了中国,而且那时的“战斗民族”竟然羡慕中国的经济体制,这让我重新思考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许我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更可能是我没有去接触外界,才导致我一味的羡慕别人的“好”,加油!
前 1000 名评论人
已确认购买
这本书有点长,读起来很悲伤。普通人的人生是否都是这么悲惨,而人们都选择沉默??没有切身经历,很庆幸没生活在那种水深火热的年代。
2018年2月22日
已确认购买
很真实,帮助读者了解转型期俄罗斯人。将近一半选的的特例人物,虽更能吸引读者,但这些人代表性差了些。部分结构、段落有些乱,这题材是可以写得条理十分清晰好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