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之前写的评论是基于前半本的,读到末尾之后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本书值得想认真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家长花时间好好读一读,书的后半部分讲了很多有创造力的人的成长过程,从统计上做了一些总结,还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比较靠谱的解读,虽然并没有很多畅销书里的所谓“惊世骇俗”或“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全是真材实料,值得家长们好好咀嚼消化,应用于孩子的教育当中。
======之前的评论======
本来我对创造力类的书并不感冒了,因为读过较多类似的书,多数是纯堆案例的,以及干巴巴提出几条原理然后找案例来支撑的,总之多数感觉很单薄苍白。
本来没打算买这本,这次是纯冲着这位作者去的,然而,看了一部分发现,不愧是能写出《心流》的人,逻辑严谨娓娓道来,深入剖析了创造力的概念,并且通过研究(注意,作者是专业搞心理的,满篇都是真格的研究访谈)而不是简单的案例堆砌(中小学生作文素材库那种),来为你打开创造力的大门。
理据服之余,更难得的是,本书的语言并不干涩,有深度但不佶屈聱牙,而且并不是冷冰冰地砸给你一大堆图标和结论,这本书通篇流露着一种人情味和积极向上的力量,非常值得一读。
而且本书还能够修补甚至刷新你的三观,破除一些关4于创造力和有创造力的人的迷信,让你对自己充满信心。
另外,虽然本书绝非简单案例的堆砌,但本书访谈的人都是各领域大牛,单是这些大牛们的语录都能让人受益匪浅,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段是:
加拿大小说家罗伯逊·戴维斯(Robertson Davies)说: 当你在思考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悲观主义是一条捷径,因为它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生活观。
如果观察在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自从你出生以来所发生的事情,你不禁会觉得生活是一个充满问题和各种弊端的可怕的复杂系统。但是如果追溯到几千年前(评论者注:演化上讲这个尺度肯定不对,大概译错了),你便会意识到,自从第一只变形虫爬出烂泥、开始在地面上的探索之旅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怎样惊人的进步。
如果将目光放得长远些,我不明白你怎么会对人类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感到悲观。你采取短期的视角,认为所有事情都是一团糟,生活就是个骗子,所以你会觉得很悲观。
让我感到非常好笑的是,我的一些研究文学的同侪说,悲观的视角才是生活真正的谜底。我认为这只是自我放纵的胡言乱语。悲伤比欢喜容易得多。我认识一些秉持悲剧性生活观的人,那是一种逃避的生活方式。他们觉得一切都极其糟糕,这种做法太容易实现了。
如果你试着以比较公正的视角来看待事情,便会对喜剧的复杂性以及其中表现出来的模棱两可和讽刺意义感到吃惊。我认为对于一位小说家来说,那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书里还有比较逗比的一部分,是展示受访者被拒原因的,其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作者约管理大师德鲁克喝茶被拒时收到的拒信
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接受访谈的: 您2月14日的来信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与夸奖。多年以来我一直很崇敬您和您的研究,并从中学会了很多。但是亲爱的希斯赞特米哈伊教授,我恐怕不得不让你失望了,我可能无法回答你的问题。我被告知自己是具有创造力的,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我只是在不断地辛勤工作……
如果我说富有成效的秘密之一就是把所有的邀请,比如您的邀请,都扔进一个大大的废纸篓的话,我希望您不要认为我太自以为是或过于粗鲁。根据我的经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是不要做任何帮助他人工作的事情,而是要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上帝让你做的事情上,并把它做好。
如果本评论对您有点帮助,帮忙在下边评论有用那里点个 →是← 来让我能帮到更多人 谢 <(=⌒_⌒=)>
购买选项
电子书定价: | ¥42.43 |
Kindle电子书价格: | ¥9.90 |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财富汇)”,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黄珏苹]](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512pGeADOUL._SY346_.jpg)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财富汇) Kindle电子书
|
人气
广告
[内容简介]
《创造力》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
一个人看起来很有个人“创造力”并不能成为决定他是否有创造力的条件,重要的是他创造的新奇事物是否被一个领域所接纳,这也许是机会、毅力或天地地利相结合的结果。
富有创造力的人之间彼此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他们通过从事费力、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扩展自己的能力,从中体会到“心流”(flow)。
[编辑推荐]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创造力大师,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是通过“心流”体验,杰出的创新者们才能历经痛苦的准备期、酝酿期之后迎来了灵光一现的“啊哈”时刻,此后他们接受学界的评价和建议,进入精心制作阶段,用99%的汗水浇灌1%的灵感。正是经历这个过程,他们的伟大成果才得以问世。
研究卓越创新者的最终目的,是从中提炼出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更丰富而充盈的有用建议。只要我们能恰当利用这些建议,我们的幸福感就会大大地提高。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介绍]
(美)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心流"理论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1970年至1999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
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撰写了多篇文章。
《创造力》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
一个人看起来很有个人“创造力”并不能成为决定他是否有创造力的条件,重要的是他创造的新奇事物是否被一个领域所接纳,这也许是机会、毅力或天地地利相结合的结果。
富有创造力的人之间彼此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他们通过从事费力、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扩展自己的能力,从中体会到“心流”(flow)。
[编辑推荐]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创造力大师,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是通过“心流”体验,杰出的创新者们才能历经痛苦的准备期、酝酿期之后迎来了灵光一现的“啊哈”时刻,此后他们接受学界的评价和建议,进入精心制作阶段,用99%的汗水浇灌1%的灵感。正是经历这个过程,他们的伟大成果才得以问世。
研究卓越创新者的最终目的,是从中提炼出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更丰富而充盈的有用建议。只要我们能恰当利用这些建议,我们的幸福感就会大大地提高。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介绍]
(美)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心流"理论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1970年至1999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
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撰写了多篇文章。
基本信息
- ASIN : B00S4IGFMM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6月17日)
- 出版日期 : 2014年12月1日
- 品牌 : 湛庐文化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10018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未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406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14,108名Kindle商店 (查看商品销售排行榜Kindle商店)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2 颗星,最多 5 颗星
4.2星,共 5 星
29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25 个顾客评论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前 1000 名评论人
已确认购买
54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2016年5月1日
已确认购买
我认为这只是在用心理科学,组建一个一直存在的模型!那就是忘我地投入的状态,全身心投入,不断地平衡技能与挑战,忘记时间,充满活力,充实,幸福,能量!但真正的问题,如同活在当下一样,如何能做到!!!!
2017年1月27日
已确认购买
非常有启发的一本书,一如既往的兼具学术性和易读性,对日常生活喝研究工作都有所启发
2016年10月29日
已确认购买
这本书的字行距比其他电子书小,看起来特别累眼睛。
请客服关注解决下
请客服关注解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