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张潮(1650-?),字山来,号心斋,别署心斋居士,安徽歙县人。出身名门,其父曾视学山东。这样的家庭,决定了他少年起。便学习四书、五经,走八股科举之路。由于禀赋聪颖,十五岁,他的制艺文章即受到当道者褒奖,得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大背其运,连试不授,最终,也仅捞了个岁贡生的资格;仕途上,也只取得翰林孔目这从九品的小官。
举业不顺,也只是其困顿生涯的一个方面,在人生道路上,张潮的坎坷、挫折与磨难也多不胜举。据他在《八股诗自序》中说,自十五岁迄二十六岁,十年间,遭逢了许多不幸,以致“壮志雄心,销磨殆尽”。当半百之年,还遭“中山狼”诬陷,锒铛入狱。从而使他精神上蒙受了巨大的羞辱与打击,在其有关作品中,提到此事,他便不胜愤慨,怨恚之情,溢于言表。
张潮一生好游历,喜交友。他到过很多地方,其中与江苏如皋、扬州因缘尤深。如皋有他的别业,在扬州他不只度过了相当的岁月,更在此著述立说,创造了他自己人生的辉煌。他交游极广,当时名流黄周星、冒辟疆、曹溶、张竹坡、尤侗、吴绮、吴嘉纪、孔尚任、杜浚等.都曾与他往还。
张潮的著作,有《心斋聊复集》、《花影词》、《笔歌》、《幽梦影》等,编辑评定《昭代丛书》、《檀几丛书》、《虞初新志》。《幽梦影》约在三十岁动笔,前后历十五年,方才完稿。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文摘
插图:


《水浒传》武松诘蒋门神云:“为何不姓李?”此语殊妙。盖姓实有佳有劣,如华、如柳、如云、如苏、如乔,皆极风韵;若夫毛也、赖也、焦也、牛也,则皆尘于目而棘于耳者也。【原评】
先渭求日:然则君为何不姓李耶?
张竹坡日:止闻今张昔李,不闻今李昔张也。
【评析】
这则文字所引武松话出于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十九回,非武松问蒋门神,而是问酒保:“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原武松本意,无非是有意挑衅,以激蒋门神出来,好代为施恩打抱不平。张潮在这里,则是断章取义,借题发挥,来阐发他所谓的“姓实有佳有劣”的见解。其实,姓也只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本身应无优劣之分。只不过从语意学角度讲,每个汉字有多种义项,人们容易从汉字的某个义项生发开来展开想象,比如姓华、姓柳、姓云、姓苏、姓乔,听起来悦耳,可能会使人觉得风韵雅致点。而赖、焦、毛、牛却不能使人展开美好的联想。所谓的“佳”、“劣”,无非是由其中一个义项产生或佳或劣的联想,这种联想有极大的主观性,没什么科学根据。再说姓继自于祖宗,人别无选择,张潮的这一理论,也无太多意义。
五六 花之宜于目而复宜于鼻者
花之宜于目而复宜于鼻者,梅也,菊也,兰也,水仙也,珠兰也,莲也;止宜于鼻者,橼也,桂也,瑞香也,栀子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腊梅也。余则皆宜于目者也。花与叶俱可观者,秋海棠为最,荷次之,海棠、酴醵、虞美人、水仙又次之;叶胜于花者,止雁来红、美人蕉而已;花与叶俱不足观者,紫薇也,辛夷也。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