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 Kindle 网页版即时在浏览器上阅读。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前翻 后翻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平装 – 2014年1月1日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内容简介:是什么让事物变得流行?从买轿车、买衣服、吃三明治,到给孩子取名字,你是否知道为什么某些产品会大卖,某些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某些电子邮件更易被转发,或者某些视频链接被疯狂地点击,某些谣言更具传播力,某些思想和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你的大脑……《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这本书将为你揭示这些口口相传和社会传播背后的科学秘密,并且告诉你如何将产品、思想、行为设计成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内容。
无论你是大公司的管理者,还是努力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小企业主,无论你是官员或政客,还是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者,只要你想传递信息,就请翻翻《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这本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通过多年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将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这本书里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告诉你让所有类型的产品、思想、行为疯狂传播的科学方法。
海报:
无论你是大公司的管理者,还是努力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小企业主,无论你是官员或政客,还是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者,只要你想传递信息,就请翻翻《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这本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通过多年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将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这本书里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告诉你让所有类型的产品、思想、行为疯狂传播的科学方法。
海报:
- 语言简体中文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ISBN-107121210207
- ISBN-13978-7121210204
商品描述
媒体推荐
丹尼尔•吉尔伯特 哈佛心理学教授,《撞上快乐》的作者
“伯杰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让信息疯传。”
查尔斯•都希格 畅销书《习惯的力量》的作者
“为什么某些思想几乎能够一夜流行,而另一些却石沉大海?为什么有些产品会无处不在,而另一些则无人问津?乔纳•伯杰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这本书中揭示了疯传的秘密。”
奇普•希思 《粘住》的作者
“假如你想用更小的预算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请不要错过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如何让事物疯狂地传播。”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揭开流行背后的秘密,引爆潮流的营销艺术,让你的品牌像病毒一样疯传。”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有些流行的背后有故事,许多流行的背后有规律。这本书告诉了读者故事与规律的背后还有些什么。”
张永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社交网络发达时期,传播的投入与产出如何更合理?本书提示:口头传播已经变得比传统广告更具优势,因为它不会夸大其词,更能精准地锁定人群。”
罗文杲 《销售与市场》副总编
“正确地开发新产品变得越来越困难。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我们也许很容易发现流行趋势,但却很难主导、利用并掀起波澜,因为产品和思想的流行都是渐进而来的。”
俞雷 喜临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我们不用喋喋不休地强调产品的好处,而要想办法让消费者投入真实的情感,把‘自己喜欢’变成‘对人传播’,把临时讨论变成持续推荐。”
《金融时报》
“对于严肃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士而言,本书不太可能提供任何惊人的新观点。但如果你是一位非专业人士,并试图了解在一个只有三分钟热情的社交媒体上瘾者比比皆是的世界中,怎样才是制造影响的最佳方式,那么本书能够给你提供充足的思考素材。”
《科克斯书评》
“伯杰揭示了流行产生的秘密,告诉我们为什么某些产品、思想和行为会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本书是继《引爆点》和《魔鬼经济学》之后的又一佳作,书中富含既有娱乐性又有解释力的案例,并突破性地将关注点从在线传播技术转移到人际传播因素之中。”
《出版商周刊》
“这是一本具有感染力的关于病毒营销的著作。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着眼于帮助商人和其他群体传播他们的信息,其研究结果也可作为研究流行文化传播的基础读物。”
《今日美国》
“这是一本揭秘为何人们更愿意传播某些事物的书。”
“伯杰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让信息疯传。”
查尔斯•都希格 畅销书《习惯的力量》的作者
“为什么某些思想几乎能够一夜流行,而另一些却石沉大海?为什么有些产品会无处不在,而另一些则无人问津?乔纳•伯杰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这本书中揭示了疯传的秘密。”
奇普•希思 《粘住》的作者
“假如你想用更小的预算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请不要错过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如何让事物疯狂地传播。”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揭开流行背后的秘密,引爆潮流的营销艺术,让你的品牌像病毒一样疯传。”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有些流行的背后有故事,许多流行的背后有规律。这本书告诉了读者故事与规律的背后还有些什么。”
张永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社交网络发达时期,传播的投入与产出如何更合理?本书提示:口头传播已经变得比传统广告更具优势,因为它不会夸大其词,更能精准地锁定人群。”
罗文杲 《销售与市场》副总编
“正确地开发新产品变得越来越困难。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我们也许很容易发现流行趋势,但却很难主导、利用并掀起波澜,因为产品和思想的流行都是渐进而来的。”
俞雷 喜临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我们不用喋喋不休地强调产品的好处,而要想办法让消费者投入真实的情感,把‘自己喜欢’变成‘对人传播’,把临时讨论变成持续推荐。”
《金融时报》
“对于严肃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士而言,本书不太可能提供任何惊人的新观点。但如果你是一位非专业人士,并试图了解在一个只有三分钟热情的社交媒体上瘾者比比皆是的世界中,怎样才是制造影响的最佳方式,那么本书能够给你提供充足的思考素材。”
《科克斯书评》
“伯杰揭示了流行产生的秘密,告诉我们为什么某些产品、思想和行为会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本书是继《引爆点》和《魔鬼经济学》之后的又一佳作,书中富含既有娱乐性又有解释力的案例,并突破性地将关注点从在线传播技术转移到人际传播因素之中。”
《出版商周刊》
“这是一本具有感染力的关于病毒营销的著作。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着眼于帮助商人和其他群体传播他们的信息,其研究结果也可作为研究流行文化传播的基础读物。”
《今日美国》
“这是一本揭秘为何人们更愿意传播某些事物的书。”
作者简介
乔纳•伯杰(Jonah Berger),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他在全球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营销学的文章,另有诸多广受欢迎的文章登载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科学》、《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商业周刊》和《快公司》等刊物上。他的研究及想法被《纽约时报杂志》评为年度最佳新概念之一。伯杰在学术和教学上都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授予的“钢铁教授”(Iron Prof.)称号。他目前居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市。
目录
前言
Introduction:Why Things Catch On
为什么产品、思想、行为能够流行 / 04
社会传播 / 08
如何进行口碑传播 / 11
是不是某些事件本身就具备口头传播价值 / 17
研究社会影响的过程 / 20
感染力的六条原则 / 24
第一章 社交货币
Social Currency
铸造一种新形式的货币/ 36
内在吸引力 / 40
杠杆原理 / 49
游戏竞赛 / 58
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 / 59
动机 / 67
请不要外传?很好,是的。或许你一个人知道,足矣 / 69
第二章 诱因
Triggers
代理人的传播声 / 73
为什么人们更加喜欢谈论某些特定的产品 / 77
临时口碑传播与持续口碑传播之间的行为差异 / 79
从玛氏巧克力条到选举:如何诱导人们的情感行为 / 82
在每周五听《星期五》 / 89
诱导谈话 / 91
奇巧巧克力和咖啡:发展的栖息地 / 95
有效诱因是怎样炼成的 / 100
考虑口碑传播情境 / 103
为什么对甜麦圈的口碑传播比迪斯尼乐园更多 / 105
第三章 情绪
Emotion
最热门邮件列表及共享的重要性 / 113
对最热门邮件链接的系统分析 / 115
敬畏的力量 / 119
任何情感都能激发共享行为吗 / 123
圣火燃剂:生理唤醒的科学 / 127
聚焦于情感 / 133
点燃高唤醒的情绪之火 / 138
婴儿背带,抵制并抑制不良口碑 / 140
运动让人们共享 / 143
第四章 公共性
Public
模仿的心态 / 152
可视性的能量 / 158
使隐蔽的产品公开化——胡子的作用 / 162
为自己做广告:与世界共享Hotmail / 167
作为行为剩余的黄腕带 / 171
反例?药品行业 / 176
第五章 实用价值
Practical Value
节省几元钱 / 189
交易心理学 / 191
增加惊喜的价值 / 197
钱之外 / 202
关于真相 / 206
第六章 故事
Stories
血液里流传的故事 / 212
故事的作用 / 217
建造一个特洛伊木马 / 220
使传播更有价值 / 225
结束语
致谢
Introduction:Why Things Catch On
为什么产品、思想、行为能够流行 / 04
社会传播 / 08
如何进行口碑传播 / 11
是不是某些事件本身就具备口头传播价值 / 17
研究社会影响的过程 / 20
感染力的六条原则 / 24
第一章 社交货币
Social Currency
铸造一种新形式的货币/ 36
内在吸引力 / 40
杠杆原理 / 49
游戏竞赛 / 58
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 / 59
动机 / 67
请不要外传?很好,是的。或许你一个人知道,足矣 / 69
第二章 诱因
Triggers
代理人的传播声 / 73
为什么人们更加喜欢谈论某些特定的产品 / 77
临时口碑传播与持续口碑传播之间的行为差异 / 79
从玛氏巧克力条到选举:如何诱导人们的情感行为 / 82
在每周五听《星期五》 / 89
诱导谈话 / 91
奇巧巧克力和咖啡:发展的栖息地 / 95
有效诱因是怎样炼成的 / 100
考虑口碑传播情境 / 103
为什么对甜麦圈的口碑传播比迪斯尼乐园更多 / 105
第三章 情绪
Emotion
最热门邮件列表及共享的重要性 / 113
对最热门邮件链接的系统分析 / 115
敬畏的力量 / 119
任何情感都能激发共享行为吗 / 123
圣火燃剂:生理唤醒的科学 / 127
聚焦于情感 / 133
点燃高唤醒的情绪之火 / 138
婴儿背带,抵制并抑制不良口碑 / 140
运动让人们共享 / 143
第四章 公共性
Public
模仿的心态 / 152
可视性的能量 / 158
使隐蔽的产品公开化——胡子的作用 / 162
为自己做广告:与世界共享Hotmail / 167
作为行为剩余的黄腕带 / 171
反例?药品行业 / 176
第五章 实用价值
Practical Value
节省几元钱 / 189
交易心理学 / 191
增加惊喜的价值 / 197
钱之外 / 202
关于真相 / 206
第六章 故事
Stories
血液里流传的故事 / 212
故事的作用 / 217
建造一个特洛伊木马 / 220
使传播更有价值 / 225
结束语
致谢
序言
让你的品牌像病毒一样疯传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在苹果公司每发布一款电子产品的前夕,粉丝们都会在专卖店门口彻夜排队、人头攒动;可口可乐只有一种口味,却可以畅销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足迹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杰克逊在世的时候,他的演唱会门票万金而难求其一;2013年“双十一”天猫实现单天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仅小米手机一家就实现了5.53亿元的销量。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流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自腾讯推出微信之后,在短短3年之内,其注册用户就超过6亿人。在新浪推出微博的短短几年之内,其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人大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传播信息,也能听到几乎任何你想听到的任何人的声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媒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限于一对一,而是变成了群体对群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也可能只是在信息的洪流中一闪即逝,激不起一片浪花。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所有无聊、无用、无意义的信息,以防被过量的信息撑爆。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挑战,任何微小负面的消息都可能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放大到尽人皆知;同时,企业也坐拥巨大的机遇,好的策划和组织可使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如果想让你的品牌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想让你的产品迅速赢得市场,那么就需要用好事件营销这把锋利的武器。
事件营销可以将广告新闻化,化解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从而让消费者易于接受;新鲜、独特、不易重复的特点使人难忘;好的事件营销能够促成媒体的自发报道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和传播,使品牌和产品像病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棒一样神奇,让100万美元的广告费看起来像是1亿美元,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打造企业通向成功的捷径。就如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瓶被摔和张瑞敏在1985年用大锤砸冰箱一样,成功的事件营销使品牌的美誉度迅速流行,使传播如虎添翼。
事件营销是把双刃剑,它将品牌置身于聚光灯和消费者的放大镜下。若运用得当,充分体现了品牌的优势,则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若运用不当,缺点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则实在是自掘坟墓。那么,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迅速流行?什么样的事件对品牌美誉度有大幅度的提升?这需要探究流行背后的秘密。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教授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里,很好地揭开了流行的秘密,告诉我们流行的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在这本书中,乔纳•伯杰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了当下社会上流行事物的存在本质,既包括传播学思想,也包括营销学理念,并在各自的基础之上以流行的事物和载体为依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是由乔纳•伯杰总结的让一切事物疯传的STEPPS六个原则。他认为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包括故事、新闻和信息,以及产品、思想、短信和视频等在内的传播内容具备了感染力,形成了它们被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人们在一开始就能考虑到这六个原则,做到其产品和思想具备以下特性——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到故事中,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内容,则成功就有了70%的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原则如何作用于内容传播,作者又分别针对每条原则给出了详细的事例引证,并糅杂相关的营销理论进行归纳和说明,使内容既趣味可读,又客观可信。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萎靡、信息过载,普通的打广告、打价格战的传统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许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
李光斗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在苹果公司每发布一款电子产品的前夕,粉丝们都会在专卖店门口彻夜排队、人头攒动;可口可乐只有一种口味,却可以畅销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足迹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杰克逊在世的时候,他的演唱会门票万金而难求其一;2013年“双十一”天猫实现单天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仅小米手机一家就实现了5.53亿元的销量。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流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自腾讯推出微信之后,在短短3年之内,其注册用户就超过6亿人。在新浪推出微博的短短几年之内,其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人大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传播信息,也能听到几乎任何你想听到的任何人的声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媒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限于一对一,而是变成了群体对群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也可能只是在信息的洪流中一闪即逝,激不起一片浪花。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所有无聊、无用、无意义的信息,以防被过量的信息撑爆。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挑战,任何微小负面的消息都可能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放大到尽人皆知;同时,企业也坐拥巨大的机遇,好的策划和组织可使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如果想让你的品牌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想让你的产品迅速赢得市场,那么就需要用好事件营销这把锋利的武器。
事件营销可以将广告新闻化,化解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从而让消费者易于接受;新鲜、独特、不易重复的特点使人难忘;好的事件营销能够促成媒体的自发报道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和传播,使品牌和产品像病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棒一样神奇,让100万美元的广告费看起来像是1亿美元,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打造企业通向成功的捷径。就如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瓶被摔和张瑞敏在1985年用大锤砸冰箱一样,成功的事件营销使品牌的美誉度迅速流行,使传播如虎添翼。
事件营销是把双刃剑,它将品牌置身于聚光灯和消费者的放大镜下。若运用得当,充分体现了品牌的优势,则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若运用不当,缺点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则实在是自掘坟墓。那么,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迅速流行?什么样的事件对品牌美誉度有大幅度的提升?这需要探究流行背后的秘密。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教授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里,很好地揭开了流行的秘密,告诉我们流行的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在这本书中,乔纳•伯杰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了当下社会上流行事物的存在本质,既包括传播学思想,也包括营销学理念,并在各自的基础之上以流行的事物和载体为依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是由乔纳•伯杰总结的让一切事物疯传的STEPPS六个原则。他认为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包括故事、新闻和信息,以及产品、思想、短信和视频等在内的传播内容具备了感染力,形成了它们被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人们在一开始就能考虑到这六个原则,做到其产品和思想具备以下特性——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到故事中,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内容,则成功就有了70%的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原则如何作用于内容传播,作者又分别针对每条原则给出了详细的事例引证,并糅杂相关的营销理论进行归纳和说明,使内容既趣味可读,又客观可信。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萎靡、信息过载,普通的打广告、打价格战的传统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许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
李光斗
文摘
推荐序
让你的品牌像病毒一样疯传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在苹果公司每发布一款电子产品的前夕,粉丝们都会在专卖店门口彻夜排队、人头攒动;可口可乐只有一种口味,却可以畅销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足迹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杰克逊在世的时候,他的演唱会门票万金而难求其一;2013年“双十一”天猫实现单天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仅小米手机一家就实现了5.53亿元的销量。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流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自腾讯推出微信之后,在短短3年之内,其注册用户就超过6亿人。在新浪推出微博的短短几年之内,其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人大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传播信息,也能听到几乎任何你想听到的任何人的声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媒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限于一对一,而是变成了群体对群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也可能只是在信息的洪流中一闪即逝,激不起一片浪花。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所有无聊、无用、无意义的信息,以防被过量的信息撑爆。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挑战,任何微小负面的消息都可能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放大到尽人皆知;同时,企业也坐拥巨大的机遇,好的策划和组织可使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如果想让你的品牌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想让你的产品迅速赢得市场,那么就需要用好事件营销这把锋利的武器。
事件营销可以将广告新闻化,化解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从而让消费者易于接受;新鲜、独特、不易重复的特点使人难忘;好的事件营销能够促成媒体的自发报道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和传播,使品牌和产品像病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棒一样神奇,让100万美元的广告费看起来像是1亿美元,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打造企业通向成功的捷径。就如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瓶被摔和张瑞敏在1985年用大锤砸冰箱一样,成功的事件营销使品牌的美誉度迅速流行,使传播如虎添翼。
事件营销是把双刃剑,它将品牌置身于聚光灯和消费者的放大镜下。若运用得当,充分体现了品牌的优势,则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若运用不当,缺点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则实在是自掘坟墓。那么,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迅速流行?什么样的事件对品牌美誉度有大幅度的提升?这需要探究流行背后的秘密。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教授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里,很好地揭开了流行的秘密,告诉我们流行的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在这本书中,乔纳•伯杰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了当下社会上流行事物的存在本质,既包括传播学思想,也包括营销学理念,并在各自的基础之上以流行的事物和载体为依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是由乔纳•伯杰总结的让一切事物疯传的STEPPS六个原则。他认为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包括故事、新闻和信息,以及产品、思想、短信和视频等在内的传播内容具备了感染力,形成了它们被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人们在一开始就能考虑到这六个原则,做到其产品和思想具备以下特性——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到故事中,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内容,则成功就有了70%的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原则如何作用于内容传播,作者又分别针对每条原则给出了详细的事例引证,并糅杂相关的营销理论进行归纳和说明,使内容既趣味可读,又客观可信。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萎靡、信息过载,普通的打广告、打价格战的传统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许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
李光斗
让你的品牌像病毒一样疯传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在苹果公司每发布一款电子产品的前夕,粉丝们都会在专卖店门口彻夜排队、人头攒动;可口可乐只有一种口味,却可以畅销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足迹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杰克逊在世的时候,他的演唱会门票万金而难求其一;2013年“双十一”天猫实现单天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仅小米手机一家就实现了5.53亿元的销量。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流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自腾讯推出微信之后,在短短3年之内,其注册用户就超过6亿人。在新浪推出微博的短短几年之内,其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人大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传播信息,也能听到几乎任何你想听到的任何人的声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媒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限于一对一,而是变成了群体对群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也可能只是在信息的洪流中一闪即逝,激不起一片浪花。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所有无聊、无用、无意义的信息,以防被过量的信息撑爆。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挑战,任何微小负面的消息都可能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放大到尽人皆知;同时,企业也坐拥巨大的机遇,好的策划和组织可使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如果想让你的品牌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想让你的产品迅速赢得市场,那么就需要用好事件营销这把锋利的武器。
事件营销可以将广告新闻化,化解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从而让消费者易于接受;新鲜、独特、不易重复的特点使人难忘;好的事件营销能够促成媒体的自发报道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和传播,使品牌和产品像病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棒一样神奇,让100万美元的广告费看起来像是1亿美元,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打造企业通向成功的捷径。就如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瓶被摔和张瑞敏在1985年用大锤砸冰箱一样,成功的事件营销使品牌的美誉度迅速流行,使传播如虎添翼。
事件营销是把双刃剑,它将品牌置身于聚光灯和消费者的放大镜下。若运用得当,充分体现了品牌的优势,则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若运用不当,缺点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则实在是自掘坟墓。那么,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迅速流行?什么样的事件对品牌美誉度有大幅度的提升?这需要探究流行背后的秘密。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教授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里,很好地揭开了流行的秘密,告诉我们流行的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在这本书中,乔纳•伯杰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了当下社会上流行事物的存在本质,既包括传播学思想,也包括营销学理念,并在各自的基础之上以流行的事物和载体为依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是由乔纳•伯杰总结的让一切事物疯传的STEPPS六个原则。他认为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包括故事、新闻和信息,以及产品、思想、短信和视频等在内的传播内容具备了感染力,形成了它们被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人们在一开始就能考虑到这六个原则,做到其产品和思想具备以下特性——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到故事中,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内容,则成功就有了70%的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原则如何作用于内容传播,作者又分别针对每条原则给出了详细的事例引证,并糅杂相关的营销理论进行归纳和说明,使内容既趣味可读,又客观可信。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萎靡、信息过载,普通的打广告、打价格战的传统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许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
李光斗
无需Kindle设备,下载免费Kindle阅读软件,即可在您的手机、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畅享阅读。
基本信息
- ASIN : B00HALILL2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 语言 : 简体中文
- ISBN : 7121210207
- 品牌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1 颗星,最多 5 颗星
4.1星,共 5 星
241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148 个买家评论
-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1.0 颗星,最多 5 颗星
经过这次在亚马逊上购书所要发票反复拨打客服电话但终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购书流程,我想我之后都会拒绝在亚马逊上买书,而去选择某东自营吧!因为当时购书的时候就申请要发票,但是界面提示亚马逊只提供电子发票,ok ,放心购买之后打电话第一次咨询客服,告诉我电子发票
2017年11月22日已确认购买
经过这次在亚马逊上购书所要发票反复拨打客服电话但终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购书流程,我想我之后都会拒绝在亚马逊上买书,而去选择某东自营吧!因为当时购书的时候就申请要发票,但是界面提示亚马逊只提供电子发票,ok ,放心购买之后打电话第一次咨询客服,告诉我电子发票发货后生成。 第二次打电话客服,告诉我电子发票要提交书商的财务,需要几日的操作时间。 第三次打电话客服告诉我某些书店不具备开电子发票的资格,将会以纸质发票的形式再次邮寄给我。ok 以上的情况通通选择理解,还想说的是,每一次给亚马逊的客服打电话都是前奏很长问我很多流程,最后反馈我会帮我联系书商,但没有一个反馈。买了几十本书,收到书的时间也过去十来天了,只收到两张发票。。。。。。 这就是我选择在亚马逊高价购书给自己最近一个月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烦恼的经历。。。。btw.每一次和客服通话我要重复报我的发票税号以及几十本书的网上提交税号.。。。亚马逊购书从此一生黑。
2018年11月19日
已确认购买
在网上也买过几百本书了吧,这种包装简陋,买来又脏又破,烂到这种程度的还是第一次!

在网上也买过几百本书了吧,这种包装简陋,买来又脏又破,烂到这种程度的还是第一次!
该评价的图片



2021年8月5日
已确认购买
才看到一章的一半,就已经受不了这个翻译了。great全都是伟大,“伟大的度假胜地”,中学生都不会这么翻译。太影响阅读了,希望能有高质量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