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这本书 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 在 糊弄人 他所说的许多道理在我看来 都是错误的 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他告诉人们 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 重要的不是兴趣 而是我们可以做好这件事 因为可以做好 所以我们才会坚持 但是我们反过来一想 许多科学家 对某一领域的爱好 就是因为这件事能给他带来快乐 能激起他的兴趣和激情 即便遇到了很多困难都要迎难而上 克服重重困难 找到 事情的本源 去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 即便在开始的时候会遭遇挫折 但仍会坚持 仍会痴迷其中
还有 书中认为 我们要获得某项技能 学会知识 重要的是重复 方法不重要 可是我认为 方法同样重要 学习的过程 重复当然重要 我们肯定要进行 复习 练习 这些都是重复的过程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去主动地总结经验教训 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难道这有错吗 既然 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学习 为什么不做出 更明智的选择 我很后悔买下这本书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 Kindle 网页版即时在浏览器上阅读。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前翻 后翻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全彩版)(封面随机) 平装 – 2013年1月1日
123
- 语言简体中文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ISBN-107121210274
- ISBN-13978-7121210273
无需Kindle设备,下载免费Kindle阅读软件,即可在您的手机、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畅享阅读。
基本信息
- ASIN : B00FU3CRZI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年1月1日)
- 语言 : 简体中文
- ISBN : 7121210274
- 品牌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4.5星,共 5 星
1,473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1,095 个买家评论
-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22年6月13日
已确认购买
这本书我前半段我还以为就是一本劣制的鸡汤文,心中评分一路跌至1星,没想到越到后面越好,很多研究阅读的总结得好,往往好东西都留在最后。后半部分干活很多,总结一些对我的启发:人脉的重要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客观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每人心中都有一把秤,把周围人分为真正的好朋友和酒肉朋友,而真正的好朋友往往只有一两个。真正的好朋友,千百年的进化,人的评价机制是 以绝对公平为原则的基础之上利益交换能否公平合理。越达到利益交换的公平合理性,就越是至交好友,反之就是塑料兄弟/姐妹的索取者。
要获得优质人脉,最重要的不是外部的有所为,而是内部有所长,即是增长或者说积累自己的更多资源。对弱者来说有些资源不好积累,如权利 、金钱,但更多的资源在这个网络咨询几乎无限的世界是随手可得的,如学识、技艺、修养等。只要个人的资源积累到一定量,定然会感召吸引想要前来用其他资源进行交换的朋友。所以,资源越多的人朋友即人脉就越多。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经过客观分析,灵感这东西从不存在。知识的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即是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是什么感觉呢,我认为是超验的感觉。
个人的成长没有捷径,没有哪个方法更好或更特殊,有的只是慢慢的积累。积累是一个曾指数级成长的是,亦即复利。
最后,我想说人生犹如马拉松,最快的一定不是胜利者,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要接受现实、接受自己,人不可能高负荷运转,就是机器也不可能。人就要在人性范围内做事,定不可行的超高目标,是行不通的,把目标放低点,节奏放慢点,想清楚啥是不能改变的,啥是可以改变的,慢慢来,不要让大脑控制我,要让我控制大脑。坚持,慢慢的复利,作为弱者的你我一定会如蜗牛般爬到各自的金字塔顶。
要获得优质人脉,最重要的不是外部的有所为,而是内部有所长,即是增长或者说积累自己的更多资源。对弱者来说有些资源不好积累,如权利 、金钱,但更多的资源在这个网络咨询几乎无限的世界是随手可得的,如学识、技艺、修养等。只要个人的资源积累到一定量,定然会感召吸引想要前来用其他资源进行交换的朋友。所以,资源越多的人朋友即人脉就越多。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经过客观分析,灵感这东西从不存在。知识的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即是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是什么感觉呢,我认为是超验的感觉。
个人的成长没有捷径,没有哪个方法更好或更特殊,有的只是慢慢的积累。积累是一个曾指数级成长的是,亦即复利。
最后,我想说人生犹如马拉松,最快的一定不是胜利者,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要接受现实、接受自己,人不可能高负荷运转,就是机器也不可能。人就要在人性范围内做事,定不可行的超高目标,是行不通的,把目标放低点,节奏放慢点,想清楚啥是不能改变的,啥是可以改变的,慢慢来,不要让大脑控制我,要让我控制大脑。坚持,慢慢的复利,作为弱者的你我一定会如蜗牛般爬到各自的金字塔顶。
2017年11月30日
已确认购买
整本书,除了第3章【管理】外,其他的部分简直是各种理论,各类文献,各类例子(和时间没啥关系的)的堆砌。作者开篇就一直在强调,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只能管理自己,但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却都集中在【管理】这一章中,换句话说,就是跟大家实际了谈了谈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我在看的时候还做了笔记,尤其是在讲到如何分解任务与设立检验机制时。好,到此为止,后面第4到最终章,作者你到底写了什么和时间有关的东西?不论是思考、学习、交流什么的,这些内容在各种管理类书籍中比比皆是,且和时间主题牵强附会,我实在没心情认真读下去了,10分钟的时间一目20行的看一遍,也算是对买下这本书的尊重了。
2017年12月15日
已确认购买
今天收到,刚翻看几页,发现撕坏了……虽然不影响阅读,但依然很不开心

今天收到,刚翻看几页,发现撕坏了……虽然不影响阅读,但依然很不开心
该评价的图片

该商品在亚马逊美国有 1 条商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