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最辉煌的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那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他写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加上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毛泽东
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胡适
(梁启超的思想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黄遵宪
梁启超是中国精神之父。
——埃德加•斯诺
梁启超是中国珍贵的灵魂。
——伊藤博文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年轻时,我曾读过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但像任公先生这样热爱和关心子女并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的人还没有看到。任公一生给子女的信自1911年一1928年约有400多封。其中给长女思顺的信就有344封。在1911年一1916年致思顺信的内容主要涉及他的政治活动及行迹。1918年以后给思顺的信,内容涉及较多的家务事,这部分信本书只选了少量的几封,因为本书编辑的宗旨不是为了研究梁启超这个人物,而仅仅是供青年人修身养性,治学方法等方面的参考。
1924年一1928年任公将几个大的子女都送往国外学习,因此在这个时期他与孩子们的信件往返十分频繁,内容着重在子女们的个人修养及学业方面,这批信是梁氏家族的一个宝藏,也是本书所辑录的重点。其中除了给思顺的信外,计有给思成、思永的20封,给诸儿女共读的61封,单独写给思忠、思达的各两封。但是即便是给个人的信对其他孩子也都有教育意义。
我很荣幸接受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委托给我的这一重大任务,遗憾的是这里只有任公致儿女们的信,而儿女们给他的信,过去任公曾将一部分交思顺保管,但经过抗日战争及1946年一1949年的内战,接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梁思顺惨遭迫害亡故。这批书信也杳无踪影了。另外任公信中涉及的人物限于个人水平不能一一注明,亦请读者原谅。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目录
第一篇(1898)
致李蕙仙书1898年9月15日
致李蕙仙书1898年9月23日
第二篇(1912—1919)
致思顺书1912年12月5日
致梁思顺书1912年12月
致思顺书1912年12月16日
致梁思顺书1912年12月18日
致思顺书1912年12月20日
致梁思顺书1913年4月18日
致梁思顺书1913年4月29日
致梁思顺书1915年4月15日
致梁思顺书1915年8月23日
致思顺书1916年1月2日
致思顺书1916年1月7日
致思顺书1916年2月8日
致梁思顺书1916年2月28日
致思顺书1916年3月18日
致梁思顺书1916年3月20日—21日
致思顺书1916年3月26日
致梁思顺书1916年4月3日
致思顺书1916年5月3日
致思成思永书1916年6月22日
致思顺书1916年10月11日
致思顺书1919年12月2日
第三篇(1920—1928)
致思顺书1920年4月20日
致梁思顺书1920年7月20日
致思顺书1921年5月16日
致思顺书1921年5月30日
致思顺书1921年7月22日
致成、永、忠书1922年11月23日
致思顺书1922年11月26日—29日
致思顺书1922年12月25日
致思顺书1923年1月7日
致思顺书1923年1月15日
致思顺书1923年1月21日
致梁思顺书1923年1月24日
致思顺书1923年5月8日
致思顺书1923年5月11日
致思成书1923年5月
致思成书1923年7月26日
致思顺书1923年7月26日
致思顺书1923年8月1日
致思顺书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顺书1924年4月2日
致思顺、思庄书1925年4月17日
致思顺书1925年5月1日
致顺、成、永、庄书1925年5月9日
致思顺书1925年5月11日
致梁思顺等书1925年约5月
给孩子们书1925年7月10日
给孩子们书1925年8月3日
致思顺书1925年8月12日
致思顺书1925年8月16日
致思顺书1925年9月3日
给孩子们书1925年9月13日
给孩子们书1925年9月14日
致顺、成、永、庄书1925年9月20日
致思顺思成书1925年
致梁思顺书1925年9月24日
致顺、成、永、庄书1925年9月29日
致顺、成、永、庄书1925年10月3日
致孩子们书1925年11月9日
致思成书1925年12月27日
致思成书1926年1月5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2月9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2月18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2月27日
给大小孩子们书1926年3月10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4月19日
致思顺书1926年6月5日
致梁思顺书1926年6月11日
致思忠书1926年8月16日
给大小孩子们书1926年8月22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9月4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9月14日
致思顺书1926年9月17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9月27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9月29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10月4日
致孩子们书1926年10月14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10月19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10月22日
致思永书1926年12月10日
给孩子们书1926年12月20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1月2日
致思永书1927年1月10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1月18日—26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1月27日
致思顺书1927年1月30日
致孩子们书1927年2月6日—16日
致孩子们书1927年2月23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2月28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3月9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3月10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3月21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3月29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3月30日
致思顺书1927年4月2日
致孩子们书1927年4月19日—20日
致梁思永书1927年4月21日
致梁思永书1927年4月25日
致梁思永书1927年4月27日
致思顺书1927年5月4日
致孩子们书1927年5月5日
致思顺书1927年5月11日
致思顺书1927年5月13日
致孩子们书1927年5月26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5月31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6月15日
致思顺书1927年6月23日
致思顺书1927年7月3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8月29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10月11日
致孩子们书1927年10月29日—11月15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11月23日
给孩子们书1927年12月12日
致思顺书1927年12月21日
致思成书1927年12月18日
致思顺书1927年12月24日
致思达书1928年1月12日
致思成书1928年2月12日
致孩子们书1928年2月13日
致思成夫妇书1928年4月26日
致思顺书1928年4月28日
致思顺书1928年5月4日
致梁思成书1928年5月4日
致思顺书1928年5月8日
致梁思成书1928年5月8日
致思顺书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1928年5月14日
致思成书1928年6月10日
致思顺书1928年6月19日
致梁思顺书1928年6月23日
给孩子们书1928年8月22日
致梁思顺书1928年9月2日
致思顺书1928年10月12日
致思成书1928年10月17日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序言
1928年8月22日给孩子们书
新人到家以来,全家真是喜气洋溢。初到那天看见思成那种风尘憔悴之色,面庞黑瘦,头筋涨起,我很有几分不高兴。这几天将养转来,很是雄姿英发的样子,令我越看越爱。看来他们夫妇体子都不算弱,几年来的忧虑,现在算放心了。新娘子非常大方,又非常亲热,不解作从前旧家庭虚伪的神容,又没有新时髦的讨厌习气,和我们家的孩子像同一个模型铸出来。所以全家人的高兴,就和庄庄回家来一般,连老白鼻也是一天挨着二嫂不肯离去。
我辞了图书馆长以后,本来还带着一件未了的事业,是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每年受美国庚款项下津贴五千元。这件事我本来做得津津有味,但近来廷灿屡次力谏我,说我拖着一件有责任的职业,常常工作过度,于养病不相宜。我的病态据这大半年来的经验,养得好便真好,比许多同年辈的人都健康,但一个不提防,却会大发一次,发起来虽无妨碍,但经两三天的苦痛,元气总不免损伤。所以我再三思维,已决意容纳廷灿的忠告,连这一点首尾,也斩钉截铁地辞掉。本年分所领津贴已经退还了(七月起),去年用过的五千元(因为已交去相当的成绩),论理原可以不还,但为省却葛藤起见,打算也还却。现在定从下月起,每月还二百元,有余力时便一口气还清。你们那边营业若有余利时,可替我预备这笔款,但不忙在一时,尽年内陆续寄些来便得。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作者简介
《孙子兵法》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孙武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武便离开齐国,在吴国的都城姑苏过起了隐届生活,潜心研究兵法。《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
《五轮书》宫本武藏(1584—1645),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剑圣,有“不可战胜的武士”之称。他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年少时跟父亲学习兵法。从十三岁到二十八岁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十六余次,每战必胜。二十九岁时在岩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一战成名。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自己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刀的“二天一流”的剑术。晚年的武藏致力于教授剑术、传播兵法、完成了多部著作,其中以《五轮书》最为著名。
《战争论》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参加过欧洲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战争。历任骑兵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获少将军衔。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
文摘
壹【1912年12月5日——1916年10月11日】
1912年12月5日致思顺书
十二、十三号禀皆收。
祖父南归一行,自非得已。然乡居如何可久,且亦令吾常悬悬。望仍以吾前书之意,力请明春北来为要。前托刘子楷带各物,本有虾油、辣椒两篓(津中尤物也,北京无之),后子楷言放在车中恐有气味为人所不喜,故已抽出矣。又小说两部呈祖父消闲,有摹本缎两段,乃赏汝两妹者,人各一套。问思庄何故写信与二叔而不与我。岂至今尚未得闲耶?其外国缎一段则赏汝者也。汝三人将所赏衣服穿起照一像寄我。金器两件赏汝,汝两妹亦各一件,此次汝姊妹所得独多,汝诸弟想气不忿矣。然思成所得《四书》乃最贵之品也。可令其熟诵,明年侍我时,必须能背诵,始不辜此大赉也。吾游曲阜可令山东都督办差,张勋…派兵护卫。吾亦极思挈汝行,若国内一年内无乱事,吾又一年内可以不组织内阁,则极思挈汝遍游各省。俾汝一瞻圣迹,但又不欲汝辍学耳。津村先生肯则诲汝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各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试以商津村何如?经济学吾曾为汝讲生产论,故此可稍略,交通论中之银行货币既有专课尤可略,然则亦易了也。荷丈月入已八百,尚有数部,力邀彼往,其职约当前清之三品京堂。若皆应之则千余金可得。但今者报馆缺彼不可,印刷局在京非彼莫办也。
--此文字指其他
kindle_edition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