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选项
电子书定价: | ¥18.99 |
Kindle电子书价格: | ¥8.99 |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论犯罪与刑罚”,作者:[切萨雷·贝卡里亚, 黄风]](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419ZH-SQWjL._SY346_.jpg)
论犯罪与刑罚 Kindle电子书
|
人气
广告
《论犯罪与刑罚》这部著作篇幅虽然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被誉为刑法学乃至法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论犯罪与刑罚》原著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自1993年由黄风教授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出版以来,《论犯罪与刑罚》已被列人中国刑法学研习者的必读书目。当时译本依据的是原著法文译本编排次序(也称42章版,由法国学者对原著重新编排章节而成),此次再版依据的是原著的47章版,由黄风教授最新授权。
商品描述
名人推荐
《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法国18世纪启蒙派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法国18世纪启蒙派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后记
1991年我与“外国法律文库”编辑委员会签定了翻译和出版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协议书,并随后将曾经过十年琢磨、推敲和修改的中译文交稿,后来此译文由
“外国法律文库”编辑委员会授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在短短的几年当中,此译本被再版了三次,印数达到22,000册。它被许多大学的法学院系指定为法律专业必读书。1997年,我还因本书的翻译工作而获得意大利外交部授予的文化奖。
不知何因,在此书长期脱销之后,出版社一直没有再予以加印。时至今日,就1991年的协议书而言,《著作权法》所规定的10年使用权期限已经超过。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此书市场需求的特别关注和对我的中译本的特别信任,《论犯罪与刑罚》的新版本将根据我们之间新近达成的出版协议而生。我深信:在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教育日益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这个新的版本将会面对更为良好的发行前景。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外国法律文库”编辑委员会授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在短短的几年当中,此译本被再版了三次,印数达到22,000册。它被许多大学的法学院系指定为法律专业必读书。1997年,我还因本书的翻译工作而获得意大利外交部授予的文化奖。
不知何因,在此书长期脱销之后,出版社一直没有再予以加印。时至今日,就1991年的协议书而言,《著作权法》所规定的10年使用权期限已经超过。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此书市场需求的特别关注和对我的中译本的特别信任,《论犯罪与刑罚》的新版本将根据我们之间新近达成的出版协议而生。我深信:在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教育日益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这个新的版本将会面对更为良好的发行前景。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序言
本书将从刑事制度方面,研究这些保留着最野蛮世纪痕迹的法律,并以那些愚昧而鲁莽的俗人所不具有的风度,向公共幸福的领导者勇敢地揭露这些法律的弊端。本书作者在写作中能如此坦率地探索真理,并如此独立于世俗之见,完全因为他所处国家的政府温和而开明。伟大的君主——统治人类的恩人喜爱无名的哲学家根据理性冷静地揭示的真理,只有醉心于强力或冒险的人才煽动与理性格格不入的狂热。在那些透彻地研究了整个情形的人看来,目前的弊端只不过是对旧时代及其立法者的讽刺和谴责而已。
如果说舆论比强力更能深人人心的话,如果说温和与人道能使一切人接受正当权威的话,那么,本书的宗旨正是为了提高这一权威,而不是要削弱它。因而,只有首先很好地理解这一点的人,他的批评才能使我感到荣幸。对本书所发表的恶意批评产生于概念上的混乱,这迫使我暂时停止同开明读者的论理,而去一劳永逸地杜绝一切锅洞,以免引来一些神经过敏的误解或恶意嫉妒的诽谤。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如果说舆论比强力更能深人人心的话,如果说温和与人道能使一切人接受正当权威的话,那么,本书的宗旨正是为了提高这一权威,而不是要削弱它。因而,只有首先很好地理解这一点的人,他的批评才能使我感到荣幸。对本书所发表的恶意批评产生于概念上的混乱,这迫使我暂时停止同开明读者的论理,而去一劳永逸地杜绝一切锅洞,以免引来一些神经过敏的误解或恶意嫉妒的诽谤。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媒体推荐
书评
《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请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法国18世纪启蒙派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请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法国18世纪启蒙派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文摘
人们往往把最重要的调整工作委弃给平庸的谨慎和个别人的裁量,而这些裁量者所关心的是反对实质上是利益均沾的高明法律,这种法律遏制他们结成寡头,拒绝把一部分人捧上强盛和幸福的顶峰,把另一部分人推向软弱和苦难的深渊。所以,人们只有在亲身体验到关系着生活和自由的最重要事物中已充满谬误之后,并在极度的灾难把他们折磨得精疲力尽之后,才会下决心去纠正压迫他们的混乱状况,并承认最显而易见的真理,即那些由于简单而被他们平庸的头脑所忽略的真理。平庸的头脑不习惯于分析事物,而习惯于根据传统而不是根据考察来接受强烈的印象。
我们翻开历史发现,作为或者本应作为自由人之间公约的法律,往往只是少数人欲望的工具,或者成了某种偶然或临时需要的产物。这种法律已不是由冷静地考察人类本质的人所制定的了的,这种考察者把人的繁多行为加以综合,并仅仅根据这个观点进行研究:最大多数人分享最大幸福。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我们翻开历史发现,作为或者本应作为自由人之间公约的法律,往往只是少数人欲望的工具,或者成了某种偶然或临时需要的产物。这种法律已不是由冷静地考察人类本质的人所制定的了的,这种考察者把人的繁多行为加以综合,并仅仅根据这个观点进行研究:最大多数人分享最大幸福。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目录
目录
外国法律文库序
致读者
一、 引言
二、 刑罚的起源 惩罚权
三、 结论
四、 对法律的解释
五、 法律的含混性
六、 关于逮捕
七、 犯罪嫌疑和审判形式
八、 证人
九、 秘密控告
十、 提示性讯问 口供
十一、 宣誓
十二、 刑讯
十三、 程序和时效
十四、 犯意、共犯、不予处罚
十五、 刑罚的宽和
十六、 关于死刑
十七、 驱逐和没收财产
十八、 耻辱
十九、 刑罚的及时性
二十、 刑罚的确定性和必定性 恩赦
二十一、 庇护
二十二、 悬赏
二十三、 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二十四、 衡量犯罪的标尺
二十五、 犯罪的分类
二十六、 叛逆罪
二十七、 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 暴侵
二十八、 侮辱
二十九、 决斗
三十、 盗窃
三十一、 走私
三十二、 关于债务人
三十三、 关于公共秩序
三十四、 关于政治惰性
三十五、 关于自杀和流亡
三十六、 难以证明的犯罪
三十七、 一类特殊的犯罪
三十八、 虚伪的功利观念
三十九、 关于家庭精神
四十、 关于国库
四十一、 如何预防犯罪
四十二、 总结
贝卡里亚传略
译后记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外国法律文库序
致读者
一、 引言
二、 刑罚的起源 惩罚权
三、 结论
四、 对法律的解释
五、 法律的含混性
六、 关于逮捕
七、 犯罪嫌疑和审判形式
八、 证人
九、 秘密控告
十、 提示性讯问 口供
十一、 宣誓
十二、 刑讯
十三、 程序和时效
十四、 犯意、共犯、不予处罚
十五、 刑罚的宽和
十六、 关于死刑
十七、 驱逐和没收财产
十八、 耻辱
十九、 刑罚的及时性
二十、 刑罚的确定性和必定性 恩赦
二十一、 庇护
二十二、 悬赏
二十三、 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二十四、 衡量犯罪的标尺
二十五、 犯罪的分类
二十六、 叛逆罪
二十七、 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 暴侵
二十八、 侮辱
二十九、 决斗
三十、 盗窃
三十一、 走私
三十二、 关于债务人
三十三、 关于公共秩序
三十四、 关于政治惰性
三十五、 关于自杀和流亡
三十六、 难以证明的犯罪
三十七、 一类特殊的犯罪
三十八、 虚伪的功利观念
三十九、 关于家庭精神
四十、 关于国库
四十一、 如何预防犯罪
四十二、 总结
贝卡里亚传略
译后记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贝卡里亚 译者:黄风
黄风,1956年生,法学硕士。从1988年至1992年先后5次赴意大利讲学、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现在司法部司法协助局负责研究工作,并为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黄风,1956年生,法学硕士。从1988年至1992年先后5次赴意大利讲学、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现在司法部司法协助局负责研究工作,并为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此文字指 unknown_binding 版本。
基本信息
- ASIN : B007VATGZ2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2月13日)
- 出版日期 : 2008年11月1日
- 品牌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967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未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202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8,168名Kindle商店 (查看商品销售排行榜Kindle商店)
- 商品里排第13名刑法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4.5星,共 5 星
270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260 个顾客评论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18年3月13日
报告滥用情况
已确认购买
我同时买了纸质版和电子版,发现电子版有错别字,纸质版是“恪守”,到了电子版变成了“格守”,以前都是网上随便找找看,想着买个正版,睡着到是这个样子,包年的念头也打消了,退货也没有通道。
2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有帮助
2021年6月12日
已确认购买
在关注分类法条的细枝末节之前,我认为了解立法与执法的纲领是必要的,本书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失为一部法学领域开创性的经典读物。
2021年12月27日
已确认购买
法学殿堂的门童叫我多读书 读吧 真深刻 感谢这本能让我精神平静的书 我还以为法条在一直加强 它却告诉我法条在精细中努力给与犯罪人应当 和公民自由
2013年5月5日
已确认购买
虽然封面脱胶,作者的翻译有些地方确实很有限,但内容还是通俗易懂的,后面的总结和评论也非常好!总是还是很值的!小不开心是那一单买的几本书,买没几天就都集体降价了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