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 Kindle 网页版即时在浏览器上阅读。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平装
无需Kindle设备,下载免费Kindle阅读软件,即可在您的手机、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畅享阅读。
买家评论
3.5 颗星,最多 5 颗星
3.5星,共 5 星
7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7 个买家评论
-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10年8月1日
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看这本书,都说好,我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确实不一般,堪称难得一见的经典,我正在看,看完了继续和大家分享。推荐所有爱看书的朋友都看看这本书,不过,如果你对互联网知之甚少,恐怕会看不懂的。
2011年7月6日
已确认购买
醒客将互联网的未来用简单的文字叙述了,一个个小故事,非常便于理解和记忆。
是一本好书,值得闲暇时读一读。
是一本好书,值得闲暇时读一读。
2010年7月20日
各位来到卓越网准备详细了解或购买这本书的朋友们:你们好!
谢谢你们对这本书的支持与关注,我是这本书的策划编辑杨福川,很高兴你们能花时间来看我的这篇评论,如果您读过这本书,想必您肯定会赞同我的观点,会与无数认真读过本书的朋友产生共鸣。
1. 这是一本充满思考和哲理的书,这几乎是所有读者看过本书后的本能第一反应,因为这本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生生物进化论、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科学,等等;
2. 这是一本极具前瞻性的书,本书之所以定位为未来学,是因为本书中有很多观念都是极具前瞻性的,但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以直接的结论方式给出的,需要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3. 这是一本至少需要读2遍的书,第一遍从微观上读,第二遍从宏观上读。作者醒客老师建议我们第一遍从微观的角度切入,结合故事去理解书中的每一个观点;第二遍是从宏观上去理解,因为书里的观点都是相关联的,结合起来理解边能理解整体的意思。读完第二遍时,你们很有可能会很激动地把它推荐给你身边爱读书的朋友,喜欢思考问题的朋友。
4. 这是一本在社会上已经引起广泛讨论的书 :
(1)6.26日,本书的发布会在新开张的亚运村图书大厦(北京最大图书大厦)隆重举行,新书签售会演变为粉丝见面会,场面非常壮观,近100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搜索关键字”裂变 新书发布会“即可;
(2)本书出版后反响强烈,央视网、和讯网、环球网等多家网站已经对本书作者进行了专访,后续还有多家大型网站准备采访本书的作者;
(3)已经有数百家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对本书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报道,反响强烈;
(4)本书在新浪微博上的讨论已经超过3000余条,好评如潮;
关注还在升温,讨论还在继续······
如果你是一位爱读书之人,爱思考之人,相信这本书应该不会让您失望;如果您习惯于轻松阅读,也许本书不会让你读得太快,但是它可能会培养你慢读的习惯。
无论如何,都希望这本书能让您从中受益,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欢迎通过本书中提供的联系方式与作者取得联系。
相信这本书会在您的阅读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祝开卷有益!
谢谢你们对这本书的支持与关注,我是这本书的策划编辑杨福川,很高兴你们能花时间来看我的这篇评论,如果您读过这本书,想必您肯定会赞同我的观点,会与无数认真读过本书的朋友产生共鸣。
1. 这是一本充满思考和哲理的书,这几乎是所有读者看过本书后的本能第一反应,因为这本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生生物进化论、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科学,等等;
2. 这是一本极具前瞻性的书,本书之所以定位为未来学,是因为本书中有很多观念都是极具前瞻性的,但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以直接的结论方式给出的,需要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3. 这是一本至少需要读2遍的书,第一遍从微观上读,第二遍从宏观上读。作者醒客老师建议我们第一遍从微观的角度切入,结合故事去理解书中的每一个观点;第二遍是从宏观上去理解,因为书里的观点都是相关联的,结合起来理解边能理解整体的意思。读完第二遍时,你们很有可能会很激动地把它推荐给你身边爱读书的朋友,喜欢思考问题的朋友。
4. 这是一本在社会上已经引起广泛讨论的书 :
(1)6.26日,本书的发布会在新开张的亚运村图书大厦(北京最大图书大厦)隆重举行,新书签售会演变为粉丝见面会,场面非常壮观,近100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搜索关键字”裂变 新书发布会“即可;
(2)本书出版后反响强烈,央视网、和讯网、环球网等多家网站已经对本书作者进行了专访,后续还有多家大型网站准备采访本书的作者;
(3)已经有数百家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对本书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报道,反响强烈;
(4)本书在新浪微博上的讨论已经超过3000余条,好评如潮;
关注还在升温,讨论还在继续······
如果你是一位爱读书之人,爱思考之人,相信这本书应该不会让您失望;如果您习惯于轻松阅读,也许本书不会让你读得太快,但是它可能会培养你慢读的习惯。
无论如何,都希望这本书能让您从中受益,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欢迎通过本书中提供的联系方式与作者取得联系。
相信这本书会在您的阅读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祝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