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 Kindle 网页版即时在浏览器上阅读。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前翻 后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平装 – 2010年1月1日
无需Kindle设备,下载免费Kindle阅读软件,即可在您的手机、电脑及平板电脑上畅享阅读。
基本信息
- ASIN : B0036OR3Z2
- 语言 : 简体中文
- ISBN : 7307075423
- 品牌 : 珞珈图书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5 颗星,最多 5 颗星
4.5星,共 5 星
4,869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4,861 个买家评论
-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2018年10月15日
报告
已确认购买
假的,小说。但拍成电影会很好看的。其实意义也不深刻,不值得被这么多人推荐。可读性很强。
有帮助
2017年8月2日
已确认购买
第一遍刚看完后,觉得很神奇,毕竟写的内容很新鲜,很少有人会得到跟精神病人接触的机会,书中列举了好多采访病人的笔谈,有亮点,会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观。但是看后有对这本书有怀疑,有杜撰的嫌疑,为了新奇在扯?是精神病人的真是病志还是纯粹的小说?会有点不太清楚,而且在访谈之后也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猎奇来看还可以,不要深究,对于书的内容2分吧。
2012年11月18日
已确认购买
如果要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觉得是,太欢乐了。哈……
如果说我要给新的读者一点建议的话,我想说的是:不要晚上开始看——我大概是晚上十二点左右开始看, 到3点时支撑不住了,还差1/4看完。期间醒过来翻了两页又睡着了。
我把我的贴子放上来吧。就是太长了。
----------------------------------------------------------
总是忍不住的就会发笑。比如看到QQ空间右侧的热门话题,比如看到讨论说韩剧,比如近段时间八卦上面说到晶刚的婚宴,比如……现在,我看着这本书的名字。
我也不知道是要笑什么。就是觉得好好笑啊。哈哈哈……。事实上,这本书我还没开始看。就象热门话题其实只是看到标题。但是就是好好笑,好可乐。看着桌上一大堆的书,哦,如果在今天与明天之间能挤出一年时间给我,我要将它全部用来看书。
或许是已经预料,虽然不知道内容,但却预料到内容会是很出乎意料的,很好玩的,很不同角度的,那样的发笑,是因为一种很美好的期待/预期吧。
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关于精神病人,你想到的是不是那个在几楼,几楼的楼长那个笑话呢?还是想到“黑楼孤魂”或其它?还是某个剧情中某人说“我是精神病又不是白痴”?
无论如何,这么容易发笑,有那么多可发笑的事,也是美好的呢。哈……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看了3篇后决定把它放到卧室,睡前看。
到目前为止,前3篇,都非常有特点,甚至……泥马呀~~它会跑,泥在跑还是马在跑?如果思维无限缩小精神集中到某一个细微的点并完全沉醉其中……再无限的去解释包容,就比如说,如果我沉醉于这本书中,如作者所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猜我也快要入院了。你大概能明白为什么不少人说看了这书后被崩溃。哈……。
18日。
今天起来,很有点后悔。昨天睡晚了——我的意思是,昨天应当提前1个小时下线看书,就不至于到了三点还差不到1/4结果睡过去了。而且睡得很不舒服,还做不好的梦,挺累的——话说我睡觉倒喜欢做梦,因为我经常能在梦中解决问题或得到灵感。当然也有很无趣的梦。这次晚上(或早上)我醒了几次,感觉坐骨神经有点问题,有痛,把它换成病理图,那个部位应当打上红绿色的晕圈。估计坐得太多了,我要多多运动,避免整天坐着了。
昨晚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乐得不行,就手机发“说说”,结果死活发不上。
然后呢,这本书啊,因为估计是挑选出来的,所以,看上去都是非常高级的精神病人,说高级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着相对深专业的领域,比如说物理,关于量子物理,这里面就好几位,以至于看到一部分时,我心里说:哦,这精神病就是钻研到了极端陷入一种假设然后去自圆其说,外在表现就类似走火入魔。也有很让人羡慕的精神病,很好玩的,因为从描述来看,病人精神上其实没有病,这里说的精神是指她的精神本身是非常平静的——打个比方,我们说地震是地壳在运动,当地震发生时,地磁肯定不同,会出现很大的震幅——就跟股票波动异常一样。而这位好玩的病人,她的精神,从整体而言,我就认为是非常平衡的。看到后来快要睡着了的时候,我突然又蹦出一个词:迷信。精神病,是一种迷信。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是这种反应,但就书上所描述的这些来看,有不少是迷信。迷信:着迷,迷惑,被吸引,进而信任、相信它,认为它是正确的。额。。。那么普通的精神病人呢,嘿嘿,应当就是以为自己是蘑菇的那一类。忽然想到两者的差异:前者,我是有主导意识的,属于思维活跃向前的,后者,是被动的,物理的。打个比方,两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蘑菇,前者会BLABLA有一大堆属于他的理论依据来证明或说明自己为什么是蘑菇,他是主观的,他是蘑菇这是一个结果,后者则只知道自己是蘑菇,至于为什么是蘑菇……问他的话,额。我想他会很茫然而无辜的望着你。他是蘑菇于他只是一种既存的事实,无因。前者是想太多了,后者是……压根儿没想,思维停滞了?
小时候,很小的时候,10岁以前吧。因为没什么好玩的,我逮住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有一回就看了一本关于“肿瘤”的书。看那本书的时候我就对照自己去看,然后发现,哎呀,好象我有某种书上所说的“肿瘤”症状……。当然,我又会否定自己的判断,不会沉迷进去。就如同我不会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买彩我会中大奖一样。所以纠结过自己到底是得的哪种“肿瘤”后我就又忘了这事。恩,如果我沉迷进去,硬要钻牛角尖,沉溺于自己的想象并进一步要去确实它,我想,我也就是精神病了。当一个放纵或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包括思维行为判断等,我想会很容易变成精神病。很搞笑的,书中作者不止一次的更正病人说的神经病为精神病。
老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嘿嘿。尽信书,这个……估计,变成精神病的可能性会很大。所以昨天晚上看书的时候我就想啊,我要是看书,然后又无法统一完善的形成自己的成熟的观点或系统,那么我是很有成为精神病的潜力的。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些在脑中的相应部位一定会有反应能观测到,比如某片脑组织处于非正常状态。——这个不是精神病发生,只是出于一种直觉的认为。敲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很想知道有没有一位大家,智商非常高,自控力毅力也很强大很坚强的大家变成精神病的例子?
中午起来后,决定把书继续看完。还没继续,看到封底有N人对书的评论推荐。有一条是:想挑战的话就一口气读完它,并且为此而自豪吧,因为没几个人能做到,而当我用去一周时间认真读完全部的时候,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震撼。我想说的是,你绝对能一口气看完,但不要在晚上十一二点开始看,因为抗不过瞌睡虫。还有一点就是……某些章节,晚上看,其实……有点凉嗖嗖的~~你懂的。
然后继续8。为什么书中的内容会引起那么多高级知识分子的关注呢?哈哈哈……
因为,里面最少有3篇以上是关于量子,我目前看到有1篇关于玛雅文化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新颖的观点。且听上去还很符合逻辑,让人觉得这种存在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有很多天才,比如莫扎特。好了,回到书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世界上有太多我们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现象,牛顿被一个苹果砸到然后有了一个大发现解决了大问题,有这些前车之鉴,人类不可避免的会抱有这样的想法——瞎猫撞见死鼠。因为:世界无奇不有。呵呵。咱宁可错杀一百,勿要放过一个咩。
非常有意思,比如关于量子,关于时间段。这个比较好理解,人生或者说人就象电视一样,分为一帧一帧,成为一段一段——不是指人,而是人生。这就是四维。你单看一段一段一帧一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只是整个人生/影片组成的一个小部分。好了,把这个概念再套到其他东东或具体的人身上就OK了。是不是很有意思?且很能说通?四维。
然后关于有个人认为自己来自外星球的旅行者——就象咱发射出去的卫星一样。提到了N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哈哈,很有想象力,象看科幻小说,比如说意识的传递,比如说量子泡沫,比如说来到这里的途径,最后作者让他死了回到他原来星球的心——就象卫星一样,使命结束后是无法回到发射地的,他们是旅行者,另一方面,也是放逐者。哈。太有意思了。关于反重力来到地球,这个倒很~能理解,科幻小说上这个概念已经提得太多。然后还有一篇提到了虫洞黑洞空间扭曲,我得说,他这种说明方式比当初自己看书还更简单直观。真有意思。太有趣了。哈。。。。所以,协助作者的物理学家在我看来,他的表现似乎有些恍惚。哈……。
而在关于玛雅文化中,这位病人提出了玛雅文字是三维文字。哦,,,GOD,这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动人的提议。他说字母之类是一维(左右,无上下),而中文是二维(结构有上下左右),而玛雅文字是三维,左右上下还有:远近。NM……震惊,不论是否真实,单纯这种观点,这样的想法,都让人觉得很……震惊,是不是?我几乎立刻有种冲动找玛雅文字来看,事实上我脑子中立马浮现了一些玛雅文字(地球编年史中有),玛雅文字的确是更象一个个图,象形文字咩。而我之所以想要找来看一下是想看看在那些文字中,我是否能看出远近来?——因为我的空间感应当说是属于比较强的那种人。好吧,到底它是不是这样呢?书中不能给我们答案。似乎,因为这样,他变成了精神病,而,按作者的感慨,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然后,精神病人能。——没错,他因为说着他认为的玛雅语、四外写一些谁也看不懂的图画或文字——玛雅文而被判定为精神病人。我们到底是不要这样的精神病人还是要这样一些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的人呢?—— 我们到底是要这样一些人呢还是要这样一些人呢?好了,不要急,还有中篇和末篇。唉,我不能把这些全部敲上来,我不是擅长讲故事的人,我会把一本长篇小说用一句话给说完。我这会儿忍不住的一个劲的不停的笑。哎哟,笑死我了。太可乐了。作者真是很幽默。各种很现实的冷笑话。
作者把自己也写进去了,朝生暮死。结果我数次怀疑他是不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写这篇,结果……他还真的是写的自己。SO,我现在觉得,这根本不是写精神病,而是写“精神”。
好吧。现在是14:43,看完了。在看的过程中还做了些其它的事情,断续的,比如说刷牙洗脸,比如说喝汤,然后内心很想跑下楼去买巧克力——估计是冷的。然后……我忘了我要说什么,哦,对了。还有就是和客户说话。我发现,今天和很有耐心,把客户当成小朋友那样,甚至截图一步一步的教一位5心级买家怎么使用购物车……是我更耐心了么?是我不再拒绝或者说讨厌和我认为的愚蠢的人打交道了么?
其实,不是的。只是因为我在看书,一心多用,分散了精力,也就分散了情绪集中后的爆发而已。
恩。看完了。可以扔一边了。不需要重复再看。谁要看可以来借阅。不过要记得还我。有借而未还历史的就免开尊口了。
最后再补充一句:看书评——或者说广告,会觉得很搞笑。如果没有那些书评书荐之类,或许看的人会少很一些迷糊——因为群体心理。额……关于这个,要继续看“乌合之众 ”。
所以,我想用作者结尾的那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人生若只如初见。看完此书,扔一边,回到最初吧。 —— 你看到了,我在潜意识中有点排斥它,可能是因为担心自己也会要住院的。
如果说我要给新的读者一点建议的话,我想说的是:不要晚上开始看——我大概是晚上十二点左右开始看, 到3点时支撑不住了,还差1/4看完。期间醒过来翻了两页又睡着了。
我把我的贴子放上来吧。就是太长了。
----------------------------------------------------------
总是忍不住的就会发笑。比如看到QQ空间右侧的热门话题,比如看到讨论说韩剧,比如近段时间八卦上面说到晶刚的婚宴,比如……现在,我看着这本书的名字。
我也不知道是要笑什么。就是觉得好好笑啊。哈哈哈……。事实上,这本书我还没开始看。就象热门话题其实只是看到标题。但是就是好好笑,好可乐。看着桌上一大堆的书,哦,如果在今天与明天之间能挤出一年时间给我,我要将它全部用来看书。
或许是已经预料,虽然不知道内容,但却预料到内容会是很出乎意料的,很好玩的,很不同角度的,那样的发笑,是因为一种很美好的期待/预期吧。
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关于精神病人,你想到的是不是那个在几楼,几楼的楼长那个笑话呢?还是想到“黑楼孤魂”或其它?还是某个剧情中某人说“我是精神病又不是白痴”?
无论如何,这么容易发笑,有那么多可发笑的事,也是美好的呢。哈……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看了3篇后决定把它放到卧室,睡前看。
到目前为止,前3篇,都非常有特点,甚至……泥马呀~~它会跑,泥在跑还是马在跑?如果思维无限缩小精神集中到某一个细微的点并完全沉醉其中……再无限的去解释包容,就比如说,如果我沉醉于这本书中,如作者所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猜我也快要入院了。你大概能明白为什么不少人说看了这书后被崩溃。哈……。
18日。
今天起来,很有点后悔。昨天睡晚了——我的意思是,昨天应当提前1个小时下线看书,就不至于到了三点还差不到1/4结果睡过去了。而且睡得很不舒服,还做不好的梦,挺累的——话说我睡觉倒喜欢做梦,因为我经常能在梦中解决问题或得到灵感。当然也有很无趣的梦。这次晚上(或早上)我醒了几次,感觉坐骨神经有点问题,有痛,把它换成病理图,那个部位应当打上红绿色的晕圈。估计坐得太多了,我要多多运动,避免整天坐着了。
昨晚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乐得不行,就手机发“说说”,结果死活发不上。
然后呢,这本书啊,因为估计是挑选出来的,所以,看上去都是非常高级的精神病人,说高级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着相对深专业的领域,比如说物理,关于量子物理,这里面就好几位,以至于看到一部分时,我心里说:哦,这精神病就是钻研到了极端陷入一种假设然后去自圆其说,外在表现就类似走火入魔。也有很让人羡慕的精神病,很好玩的,因为从描述来看,病人精神上其实没有病,这里说的精神是指她的精神本身是非常平静的——打个比方,我们说地震是地壳在运动,当地震发生时,地磁肯定不同,会出现很大的震幅——就跟股票波动异常一样。而这位好玩的病人,她的精神,从整体而言,我就认为是非常平衡的。看到后来快要睡着了的时候,我突然又蹦出一个词:迷信。精神病,是一种迷信。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是这种反应,但就书上所描述的这些来看,有不少是迷信。迷信:着迷,迷惑,被吸引,进而信任、相信它,认为它是正确的。额。。。那么普通的精神病人呢,嘿嘿,应当就是以为自己是蘑菇的那一类。忽然想到两者的差异:前者,我是有主导意识的,属于思维活跃向前的,后者,是被动的,物理的。打个比方,两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蘑菇,前者会BLABLA有一大堆属于他的理论依据来证明或说明自己为什么是蘑菇,他是主观的,他是蘑菇这是一个结果,后者则只知道自己是蘑菇,至于为什么是蘑菇……问他的话,额。我想他会很茫然而无辜的望着你。他是蘑菇于他只是一种既存的事实,无因。前者是想太多了,后者是……压根儿没想,思维停滞了?
小时候,很小的时候,10岁以前吧。因为没什么好玩的,我逮住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有一回就看了一本关于“肿瘤”的书。看那本书的时候我就对照自己去看,然后发现,哎呀,好象我有某种书上所说的“肿瘤”症状……。当然,我又会否定自己的判断,不会沉迷进去。就如同我不会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买彩我会中大奖一样。所以纠结过自己到底是得的哪种“肿瘤”后我就又忘了这事。恩,如果我沉迷进去,硬要钻牛角尖,沉溺于自己的想象并进一步要去确实它,我想,我也就是精神病了。当一个放纵或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包括思维行为判断等,我想会很容易变成精神病。很搞笑的,书中作者不止一次的更正病人说的神经病为精神病。
老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嘿嘿。尽信书,这个……估计,变成精神病的可能性会很大。所以昨天晚上看书的时候我就想啊,我要是看书,然后又无法统一完善的形成自己的成熟的观点或系统,那么我是很有成为精神病的潜力的。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些在脑中的相应部位一定会有反应能观测到,比如某片脑组织处于非正常状态。——这个不是精神病发生,只是出于一种直觉的认为。敲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很想知道有没有一位大家,智商非常高,自控力毅力也很强大很坚强的大家变成精神病的例子?
中午起来后,决定把书继续看完。还没继续,看到封底有N人对书的评论推荐。有一条是:想挑战的话就一口气读完它,并且为此而自豪吧,因为没几个人能做到,而当我用去一周时间认真读完全部的时候,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震撼。我想说的是,你绝对能一口气看完,但不要在晚上十一二点开始看,因为抗不过瞌睡虫。还有一点就是……某些章节,晚上看,其实……有点凉嗖嗖的~~你懂的。
然后继续8。为什么书中的内容会引起那么多高级知识分子的关注呢?哈哈哈……
因为,里面最少有3篇以上是关于量子,我目前看到有1篇关于玛雅文化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新颖的观点。且听上去还很符合逻辑,让人觉得这种存在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有很多天才,比如莫扎特。好了,回到书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世界上有太多我们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现象,牛顿被一个苹果砸到然后有了一个大发现解决了大问题,有这些前车之鉴,人类不可避免的会抱有这样的想法——瞎猫撞见死鼠。因为:世界无奇不有。呵呵。咱宁可错杀一百,勿要放过一个咩。
非常有意思,比如关于量子,关于时间段。这个比较好理解,人生或者说人就象电视一样,分为一帧一帧,成为一段一段——不是指人,而是人生。这就是四维。你单看一段一段一帧一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只是整个人生/影片组成的一个小部分。好了,把这个概念再套到其他东东或具体的人身上就OK了。是不是很有意思?且很能说通?四维。
然后关于有个人认为自己来自外星球的旅行者——就象咱发射出去的卫星一样。提到了N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哈哈,很有想象力,象看科幻小说,比如说意识的传递,比如说量子泡沫,比如说来到这里的途径,最后作者让他死了回到他原来星球的心——就象卫星一样,使命结束后是无法回到发射地的,他们是旅行者,另一方面,也是放逐者。哈。太有意思了。关于反重力来到地球,这个倒很~能理解,科幻小说上这个概念已经提得太多。然后还有一篇提到了虫洞黑洞空间扭曲,我得说,他这种说明方式比当初自己看书还更简单直观。真有意思。太有趣了。哈。。。。所以,协助作者的物理学家在我看来,他的表现似乎有些恍惚。哈……。
而在关于玛雅文化中,这位病人提出了玛雅文字是三维文字。哦,,,GOD,这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动人的提议。他说字母之类是一维(左右,无上下),而中文是二维(结构有上下左右),而玛雅文字是三维,左右上下还有:远近。NM……震惊,不论是否真实,单纯这种观点,这样的想法,都让人觉得很……震惊,是不是?我几乎立刻有种冲动找玛雅文字来看,事实上我脑子中立马浮现了一些玛雅文字(地球编年史中有),玛雅文字的确是更象一个个图,象形文字咩。而我之所以想要找来看一下是想看看在那些文字中,我是否能看出远近来?——因为我的空间感应当说是属于比较强的那种人。好吧,到底它是不是这样呢?书中不能给我们答案。似乎,因为这样,他变成了精神病,而,按作者的感慨,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然后,精神病人能。——没错,他因为说着他认为的玛雅语、四外写一些谁也看不懂的图画或文字——玛雅文而被判定为精神病人。我们到底是不要这样的精神病人还是要这样一些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的人呢?—— 我们到底是要这样一些人呢还是要这样一些人呢?好了,不要急,还有中篇和末篇。唉,我不能把这些全部敲上来,我不是擅长讲故事的人,我会把一本长篇小说用一句话给说完。我这会儿忍不住的一个劲的不停的笑。哎哟,笑死我了。太可乐了。作者真是很幽默。各种很现实的冷笑话。
作者把自己也写进去了,朝生暮死。结果我数次怀疑他是不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写这篇,结果……他还真的是写的自己。SO,我现在觉得,这根本不是写精神病,而是写“精神”。
好吧。现在是14:43,看完了。在看的过程中还做了些其它的事情,断续的,比如说刷牙洗脸,比如说喝汤,然后内心很想跑下楼去买巧克力——估计是冷的。然后……我忘了我要说什么,哦,对了。还有就是和客户说话。我发现,今天和很有耐心,把客户当成小朋友那样,甚至截图一步一步的教一位5心级买家怎么使用购物车……是我更耐心了么?是我不再拒绝或者说讨厌和我认为的愚蠢的人打交道了么?
其实,不是的。只是因为我在看书,一心多用,分散了精力,也就分散了情绪集中后的爆发而已。
恩。看完了。可以扔一边了。不需要重复再看。谁要看可以来借阅。不过要记得还我。有借而未还历史的就免开尊口了。
最后再补充一句:看书评——或者说广告,会觉得很搞笑。如果没有那些书评书荐之类,或许看的人会少很一些迷糊——因为群体心理。额……关于这个,要继续看“乌合之众 ”。
所以,我想用作者结尾的那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人生若只如初见。看完此书,扔一边,回到最初吧。 —— 你看到了,我在潜意识中有点排斥它,可能是因为担心自己也会要住院的。
2013年4月20日
已确认购买
书的质量印刷 速度都很好 我在卓越买过一次书后就一直赖在卓越买了 还拼命向周围推荐 可见对其的满意程度 真正为客户着想才是大企业文化
另外这本书 本人本来对精神病就特别感兴趣 感觉好多思想先驱 艺术家在同时代都是被当做精神病的 因为思想太超前而不能被人们理解 所以现在的某一些精神病人 是不是真的精神错乱 还有和今天的正常人我们 在几百几千年后理论更加进步的人眼中 到底谁是真的神经病呢 说不准啊 他们很多有理论支持的想法着实很新颖 很非同寻常 这本书就收集了这些超前想法 对象很多“病”前都是高级学术分子或者高智商者 理论对不对都有待认证 却很有益开阔思维 有些故事有点无聊 大体上还是很好看的一本书 !推荐!
另外这本书 本人本来对精神病就特别感兴趣 感觉好多思想先驱 艺术家在同时代都是被当做精神病的 因为思想太超前而不能被人们理解 所以现在的某一些精神病人 是不是真的精神错乱 还有和今天的正常人我们 在几百几千年后理论更加进步的人眼中 到底谁是真的神经病呢 说不准啊 他们很多有理论支持的想法着实很新颖 很非同寻常 这本书就收集了这些超前想法 对象很多“病”前都是高级学术分子或者高智商者 理论对不对都有待认证 却很有益开阔思维 有些故事有点无聊 大体上还是很好看的一本书 !推荐!
2014年6月11日
已确认购买
观点不够深刻 或者说作者简略地带过了 但是出样的书专业性不够 能一起思考只是流于表面 不能让读者发散思维 有大胆的假设但是作者的文笔视乎圆不过去每个案例不了了之 好像一件事情我们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一样 这本书看着还行吧
2014年8月16日
已确认购买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寒假的时候男朋友说的,他说他脑袋被绕晕了。之后一直想买,书店都卖完了。暑假回来,又看到两个同学在空间里面发说说提起这本书。好奇心真的越来越大,想到来这里买了。书的纸张真是不太好,不过看书的人更在意的是内容吧,不然就成了做过场的伪文艺青年。
真是从读第一篇开始就心惊胆战,每读一篇就震惊一次。好几次都在碎碎念,作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居然会写出这样的书!说实话,我没有像他们说那样被绕晕,而是读到那些关于量子物理的问题的时候,头大!做梦也想不到,精神病居然和量子物理关系这么大,甚至,我是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有量子物理这个词语的。作者的知识面令人佩服!好吧,书评应该回到书本身。
读完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越来越明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不止是医生对精神病人应该有的态度,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待身边每个人的态度。当产生误会、造成困惑、引起争执的时候,常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双方的观念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已。当你理解了他的世界,你会发现,在他的世界里面他没有错,他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就像我们看待精神病人一样, 以为他们不正常,然而在他们眼里面,我们同样有精神病!有调查不是说在狗的眼里,所有的人类都是狗,只是比他们自己大点,仅此而已吗。
中间有些故事真的让人读了毛骨悚然,有一次是在夜里读了,读完害怕睡觉了,甚至开玩笑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精神病潜质。作者明确说了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切勿用里面的思维去判断身边某一个人是不是也得了精神病。其实只要不伤人伤己,人家的世界怎么样,人家做什么事,有你毛关系啊!
总之,读完之后感触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和别人,能接受别人的缺点,正视自己的问题。好书!
真是从读第一篇开始就心惊胆战,每读一篇就震惊一次。好几次都在碎碎念,作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居然会写出这样的书!说实话,我没有像他们说那样被绕晕,而是读到那些关于量子物理的问题的时候,头大!做梦也想不到,精神病居然和量子物理关系这么大,甚至,我是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有量子物理这个词语的。作者的知识面令人佩服!好吧,书评应该回到书本身。
读完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越来越明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不止是医生对精神病人应该有的态度,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待身边每个人的态度。当产生误会、造成困惑、引起争执的时候,常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双方的观念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已。当你理解了他的世界,你会发现,在他的世界里面他没有错,他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就像我们看待精神病人一样, 以为他们不正常,然而在他们眼里面,我们同样有精神病!有调查不是说在狗的眼里,所有的人类都是狗,只是比他们自己大点,仅此而已吗。
中间有些故事真的让人读了毛骨悚然,有一次是在夜里读了,读完害怕睡觉了,甚至开玩笑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精神病潜质。作者明确说了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切勿用里面的思维去判断身边某一个人是不是也得了精神病。其实只要不伤人伤己,人家的世界怎么样,人家做什么事,有你毛关系啊!
总之,读完之后感触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和别人,能接受别人的缺点,正视自己的问题。好书!